APP下载

井冈山作证

2019-09-10郭爱群

党员生活·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摘帽井冈山老区

郭爱群

山还是那座山,路已不是那条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成就战争年代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罗霄腹地,“老少边穷”,成为建设年代一直牢粘于身的贫穷标签。

穷则思变。思想变,天地宽。新时代,新思想,共产党人带领井冈儿女进行了脱贫奔小康的新实践。

2017年初,井冈山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

此后,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在2017年底已经降低到了0.42%,一年后,到2018年底,井冈山的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25%。

脱贫摘帽2年,经过岁月淬炼检验的数字最有说服力:井冈山是脱真贫、真脱贫。

血染的土地  永恒的初心

1927年在万般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无畏强敌,带着秋收起义失利后的队伍,第一次上井冈山,最终在井冈山的深山沟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路。鲜为人知的井冈山从此被载入史册,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

毛泽东领导工农武装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立即发动群众开展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中心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有力地促进和繁荣了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序幕,但由于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的愿望迫切而道路漫长。

距第一次上井冈山过去38年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并慷慨赋词“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也许,毛泽东已经预料到了在生产力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解决近十亿人口的大国的温饱和富裕问题,并不容易,只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艰难的探索  不变的承诺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往历史的深处探寻,我们能读出中国独有的历史况味。

毛泽东自1965年那次重上井冈山后,后来再没有上过井冈山。但无论岁月怎样更迭,时代如何变迁,革命摇篮井冈山的脱贫却一直牵动着领导人的心。

1972年11月13日上午,鄧小平在井冈山茅坪参观完毛泽东旧居八角楼和湘赣边界“一大”旧址后,满怀深情地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传统丢不得。”

2009年1月25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井冈山上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区和老区人民。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后,党和国家将精准扶贫作为实施农民脱贫小康战略任务的具体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从参加工作时起,一直没有离开过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他先后主政过2个贫困乡镇、担任过3个贫困县市的县市委书记。他常年奋战在扶贫脱贫攻坚战一线,心心念念脱贫工作。当他一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方略阐述时,顿时觉得心明眼亮,感到老区脱贫摘帽工作有了好盼头。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实践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2016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第三次上井冈山,习近平向老区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决心:“老区在全国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都要共同迈入小康社会。”“老区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正是新时代井冈儿女的脱贫攻坚实践,使井冈山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

纵观井冈山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共有1个中央部委、4个省直单位、126个市直单位、17位市领导、17家重点企业参与,乡乡都有吉安市领导和实力企业“结对子”,村村都有吉安市直单位“结亲戚”,天天都有扶贫干部在为井冈山脱贫“甩膀子”。

近30年来,通过国家星火计划、富民强县、科技支撑计划、UNDP科技服务型小额信贷和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立项326个,项目资金3.2亿元,培育了江西井冈山茶厂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建立了葡萄、草莓、猕猴桃、芦笋等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灵芝、乌鸡、网箱养鱼、花卉苗木、养猪等一批科技示范户,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涓涓之水,汇流成河。脱贫攻坚以来,各级财政累计向井冈山投放涉农扶贫资金7.47亿元,实施项目1862个,仅2016年就达4亿多元,平均每个村300多万元。这为井冈山脱贫摘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时,来到神山村村民现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家中,勉励他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带动当地百姓致富。他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学技术,搞开发,建基地,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成立竹产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百姓把竹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50多岁的彭夏英曾是茅坪乡神山村21户贫困户之一。在刘洪和乡村干部的帮扶下,前年,彭夏英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如今,靠招待到村里的游客,她家收入超过10万元,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刘洪依然不时地关注她家的营收状况。

刘洪说:“行远无忘初心,我们率先脱贫摘帽只是前进中的中场,而不是终场,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的追求!”

摘自《中国周刊》

猜你喜欢

摘帽井冈山老区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贫困县摘帽后不得搞庆祝活动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2017年,约10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革命老区展新姿
井冈山十里杜鹃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