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下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2019-09-10徐默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高校教育陶行知

徐默

摘要:陶行知先生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学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实践者,为创新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成绩卓著的贡献。面对中国新形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的“生活即教育” 思想、“社会即学校” 思想和“教学做合一” 思想为当下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高校教育;启示

引言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实践者,他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学说,并为创新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成绩卓著的贡献。当下,面对新形式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陶行知先生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的“生活即教育” 思想、“社会即学校” 思想和“教学做合一” 思想为当下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核心

陶行知先生一生秉承着“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创新求真”的教育精神。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学说属于实践教育学说,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规律,其教育思想体系核心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生活即教育。”即“过什么样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育可以通过生活来进行,生活也影响着教育,教育与生活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要随着生活的前进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教育也起到了改造生活的作用,运用教育本身的力量不仅能改造社会,更能改造个人的生活。

2. “社会即学校”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思想是对“生活即教育”思想的自然延伸。他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批判传统的将学校与社会隔绝的教育模式,提倡学校是社会中的学校,要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了解、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学校要增強社会的参与度和提高服务意识,了解社会需求,并且回馈社会。

3.“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强调以“做”为中心,手脑并用,即做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陶行知先生还将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运用到科研当中,以“做”为核心,科学的打造“建设新教育的利器”。同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育的践行者要有创新拼搏的实验精神。

二、当下高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现代教育思想形成于上世纪初期,历经时代的变迁与考验,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财富。然而当下中国高校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违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思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高校教育脱离了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张“生活及教育”,创建“活”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当下中国高校教学模式大多处于僵化状态,重理论轻实操、重课堂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2.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陶行知先生认为“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他倡导“社会即教育”,高校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甚至可以通过办学来改造社会,办学要发挥好教育的社会效益。当下中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弱化了社会服务功能。

3.高校教育缺乏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当

下高校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学以致用,毕业生眼高手低。应该在教学中通过亲身实践学会技术,提高能力,具备一技之长,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和大众。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单单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学说,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力,对于当下的中国高校创新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1.对完善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无论是大众教育还是平民教育,陶行知先生始终以让

人民受教育,培养人才为目的,终身致力于培养国家的栋梁。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所创建的社会大学、山海工学团和晓庄师范学校都通过卓越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今天的高校效法学习。在当下中国高校创新教育迫在眉睫之时,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刚好可以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主张办“创造的大学”,他认为大学发展的关键是创造,所以大学就应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当下中国的高校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始终表现乏力,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再到考试制度等等都束缚很多。因此,为了完善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解放学生的创新自由,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增强社会实践创新,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2.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

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当下高校教育的第一使命,陶行知先生长期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当下高校教育质量是有积极指导作用。为了改变目前高校教学僵化、重理论轻实践、内容与社会脱节的现状,应该创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实践课堂教学。高校教育要格外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的作用,把实践做为一种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教学内容上可以参照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即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生活的需要,摒弃死板的书本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灵活取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的活的教育,就是要随时随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培养活的人才”。所以教学模式要多元化、要广阔性、要够灵活,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师及时反馈机制,做到有问必答、自由讨论的开放课堂,满足学生的一切求知的需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3.对扩大办学效益的启示

目前中国高校的办学效益不高,究其原因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较弱,加上资源配置的低效影响了其经济效益。陶行知先生奉行的“社会即学校”思想为解决当下中国高校办学效益低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与社会要相互促进,教育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要动员学校的力量来帮助社会进步。所以高校要建立“积极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意识,并且充分认识到服务社会对高校来说也是一项有益的事业。因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为高校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促进高校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锻炼真正的创新人才。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珍贵价值在于可以穿越时代,对当下中国高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路漫漫,其修远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大爱”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发展创新教育的方针政策,使高校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8)

[2].李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20)

[3].时宇娇.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J] .教育探索,2016(11)

[4].秦芬.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高校教育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