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美术鉴赏教学效益的策略
2019-09-10张少武
张少武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加大,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美术鉴赏课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虽然不是高考的考核内容,但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益,实现美术教学目标,这依旧是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中没有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我将从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对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希望对优化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有所帮助。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与审美水平有重要作用。因此,落实好美术鉴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美术鉴赏教学被边缘化
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通常围绕高考科目重点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往往被边缘化,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很多学校对美术鉴赏教学视而不见,甚至在一些重要考试之前取消这一门课程。而很多家长和学生也和学校站在同一个立场,将学习重心放在了高考科目上,無视美术鉴赏教学。学校、家长、学生的态度使美术教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热情逐步减弱,长此以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成了一个空架子。
(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不完整
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起步较晚,与美术相关的教学研究也不够深刻和完善,没有建立较为健全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由于美术学科在高中教育中不受重视,教师也没有对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基本停于教材表面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种浅显表面的美术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体会到艺术的魅力,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当前高中美术教材中涉及到了绘画、摄影、雕刻等内容,由于教学条件有限,绘画通常成为美术教学的重点,而且鉴赏教学的范围也比较小。如此一来,美术鉴赏教学就弱化了摄影、雕刻、建筑等内容,让学生产生美术鉴赏就是对绘画作品进行鉴赏的错误认识。除此之外,受各种因素作用,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只是围绕教材开展,没有向外延伸,不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更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美术鉴赏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先让学生观看美术作品,再对作品进行鉴赏,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机会去品味和思考。这种单一的鉴赏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对所学作品有个简单的认知,对于教师没有讲到的作品,学生往往不知从何鉴赏、如何鉴赏。
二、创新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
为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益,必须要创新美术鉴赏教学的方式。针对当前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可以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一)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地位
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教育的作用,加强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的重视,从而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地位。只有提高了美术鉴赏教学的地位,教师才可以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鉴赏教学氛围,从而以提升教学效益。
另一方面,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美术的魅力,体会美术鉴赏的快乐,进而激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提升美术鉴赏教学效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
提升美术鉴赏教学效益,需要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换而言之,只有对教学载体进行丰富和完善,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性的美术鉴赏教学。 所以,在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拓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并以此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对宗教壁画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宗教建筑、雕塑等事物一起鉴赏。
如《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鉴赏教学中,在学生掌握绘画鉴赏的基础上,慢慢地指导学生去鉴赏明朝的建筑和雕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拓展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后补充。
比如在结束《荷塘》《映日》等花鸟画的美术鉴赏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著名的花鸟画画家、其他著名的花鸟画作品、网络上都是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花鸟画等等。
这种探究性的课后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进而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益。
(三)转变美术鉴赏的教学方式
转变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喜好与性格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学生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因此,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当前的教学形式与教学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新课改的要求与理念进行认真的研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个深刻的把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比如在对《步辇图》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搜集与《步辇图》有关的信息,用多媒体课件将《步辇图》和《庆丰收》做横向对比。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添加与作品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鉴赏的时候可以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与感受。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将传统美术文化渗透于美术鉴赏教育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生在当代的文化环境下也表现出独具时代特征的审美观念。这是潜意识里的一种表现,对当代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文化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美术鉴赏在适当的文化情境中加以实施,让学生对蕴藏在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进行鉴赏。
比如,教师可以从作品中的美术语言着手,让学生根据中国书法的特点对美术作品中的“线”进行赏析,感受“线”的情感、格调、个性、功力,分析中国美术作品与书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意境”在传统审美观念中的作用出发,对我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意境与道风之间的关系进行赏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美术文化的情境中对作品进行鉴赏。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能够对传统美术作品产生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进行原作鉴赏,提高学生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频、视频等美术内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向学生输送更多的美术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构建审美结构,提高美的眼力
很多学习對美术这一门艺术的了解比较少,体会不到它的美,而这种美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在观察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形象概念,从而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精神体会,培养感知思维。学生“看”美术作品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由审美直观到语言表达的过程,是学生从个别到整体把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审美眼力,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构建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完成美术鉴赏教学的任务与目标,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当形成一套科学、积极、文明、健康的教学思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需要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知识点。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讲解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学习内容,避免为学生形成新的知识难点。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构建教法结构,充分展示教师魅力
著名教育学家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能够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对学生的认知实践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根据教材内容,构建有效的课堂结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将具体的鉴赏步骤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对整个操作过程能够有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照猫画虎”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知,而且也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在进行创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累计素材,找出想要表达的直观形象,通过构思、艺术加工、构图等程序,让学生进行直观性的创作。
五、尊重学生的感受与看法
不强求是尊重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学时,对于权威或者教材中的观点不强求学生必须接受,因为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感受,与鉴赏者的思想认识、社会经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存在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与观点。
比如在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鉴赏教学时,由于这是一幅抽象派的艺术作品,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价值与情感以艺术的形式融于画作之中,而抽象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又比较特别,因而学生在鉴赏的时候会感到很困难。但是教师如果让学生先鉴赏一幅儿童画作,学生就能很快地感受到图画中的纯真童心,体会到儿童的用心。
这个时候,再拿出《格尔尼卡》这一作品,学生就能更好地对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加以理解,同时也会好奇画作中的各种“符号”,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就会知道如何鉴赏这一幅美术作品。“求同存异”则是尊重的另一种体现,教师要允许学生有其他的观点,从而避免毫无价值的辩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看法,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倾听其他人的观点,通常来说,学生都会在内心认可比自己更加高明的观点与看法。
六、抵制庸俗化的课堂教学
在庸俗化的社会现象影响下,哗众取宠、愚弄学生等庸俗行为开始出现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中:比如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本末倒置,对某些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过分渲染、夸夸其谈,忽视了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还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部分学生采取一味迎合的教学方式,拿一些艺术家的秘闻轶事来哗众取宠,招徕笑声,与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追求相脱离。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对毕加索的作品进行鉴赏教学时,由于学生对画作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师没有对毕加索的作品有个透彻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确定,因而便把毕加索的私生活当作重点内容来教学。
在课堂上,该教师滔滔不绝,而学生也津津乐道,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地对毕加索作品浏览了一遍,这节鉴赏课便草草了事。还有位教师在鉴赏梵高的作品时,大肆渲染梵高如何与妓女厮混、如何割耳朵的故事,用这样的故事来证明梵高是个怪人、疯子,因此它的作品也会十分怪异。很明显,该教师歪曲并妖魔化了梵高的人品和艺术。这种庸俗化的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正确鉴赏作品,而且也会对作品和艺术家产生误解,甚至会有学生以此为榜样进行效仿,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