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民主,不公正: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民粹主义

2019-09-10徐瑞坤

学习与科普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平正义

徐瑞坤

摘 要: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中国公民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平台。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不公正、不民主、信息不透明现象,为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在浑水信息状态下,网络民粹主义取得话语垄断权,并假以民主的身份并对批判对象进行文革广场式的批判。因此,政府需要加强网络治理,防止网络民粹主义对政治社会造成破坏。但同时应当看到网络民粹存在的客观性,正视其要求,进行疏导而非堵塞。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 政治参与 阶层对立 政治心理 公平正义

当前网络不断繁荣发展,网民数量不断增多,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许多热点问题得到了持续的关注。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与传递信息,已经成公民推进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但在许多公共事件中,網络民粹主义显示出所向披靡的力量,它以固定的套路出牌,运用反特权、反腐败、要求公平公正的口号,以民主参政的外貌进行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网络语言暴力。网络公共空间里的民粹主义泛滥,使网络大众的理性与反思被淹没在极端情绪之中,使得阶级对立进一步加强,撕裂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一、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的界定

民粹主义是政治学上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源起于19世纪的俄国。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极端强调平民的价值和理想,倾向于直接民主和直接参与,反精英情节突出。它既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思潮,一种政治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同时也被视为一种政治策略。俞可平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反对精英主义,把平民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做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力量: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它指的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强调注入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从而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1]

二、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的特点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民粹主义是传统民粹主义在网络政治参与新环境下嬗变并成长起来的,因此既具有传统民粹主义的特点,也具有一些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

(一)情绪化和泛道德化,非理性

由于民粹主义没有核心价值支撑,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理论,所以在公共事件中其政治参与容易陷入情绪化的泥潭,极其容易被煽动,难以保持理性的态度。网络民粹主义者习惯用惯性思维和直觉去判断事物,他们对事件的判断更多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道德标准而不是理性和法律。他们的理性思维被愤怒的情绪淹没,他们用道德判断代替了法律分析。

(二)平民化和直接性,反精英和反权威

民粹主义极端宣扬普通民众的理想和价值,认为权威以及精英阶层已经腐化,应当将其移除,倡导“人民优先”,群众直接参政。他们打着言论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旗号,对公共事件中的精英阶层和权威部门进行讨伐,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他们对精英阶层的舆论审判已经违背了公正原则,他们所标榜的“民主”与“言论自由”不过是民粹一言堂,容不下不同的声音。只要事件涉及强势群体,网络声音几乎就是一边倒地支持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而不是理性探讨事件本身是非曲折。在他们眼中,平民就是绝对正义和善良的,而精英和公共权力被很自然地打上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标签。

(三)极端化,垄断话语权

网络信息的不够明不畅通和现实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使得网络民粹主义者有机会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现实中的不公现象,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对公共权力不信任的情绪弥漫开来。很多时候人们宁愿相信未经考证的网络言论,也不愿相信公共部门发布的信息。而网络上相对自由的空间,特别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降低了传播信息的成本。使得虚假信息、不实言论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民粹主义者选择“只站队不站对”。凡是反对体制、反对公共权力、反对精英阶层的言论都会得到支持和炒作,并且采用语言暴力、“人肉搜索”、人身威胁等手段维护自己的话语权。网络上存在着一大批意见领袖,其中不乏频频为民粹主义发声的。许纪霖认为“意见领袖意味着他不一定要说理,只须有意见、有看法,但无须论证。意见不需要论证,要么附和,要么反对,是一个立场问题。”[2] “在话语垄断形成后,话语被民粹主义的言说控制,因此,在民粹化的广场上,每个参与者都成了胜利者。”“在民粹化和犬儒化的话语中充满着行动的火药味,在此背景下,司法、政府传媒一切都不可信,唯有立即按人民意志裁决,才可接受。”[3]密尔的《论自由》中提到过,真理是多元的,不可能被一家独占。而民粹主者口中高喊民主和自由之名,却行话语专制之实。对沸腾民意的不制约,对少数人的肆意侵犯,使得极端的民主只会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成为专制。

三、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

应当看到,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的存在有着多方复杂的因素,其中既有传统文化与观念的影响 ,也有中国社会转型中问题所造成的原因,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型自媒体的出现也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平台。只有客观理性地对其成因看待,才能寻找有效地疏导方法,

(一)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平均主义

中国社会有着平均主义的传统观念,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成为两千多年以来的社会心理倾向。中国一直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而今天不乏怀念极端平均主义的普通民众。平均主义文化传统虽然代表的是先贤们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但是却为当下社会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思想上的养分。民粹主义者不能容忍他们与精英阶层存在的差距,仇富心态严重。要求“均富”,想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差距。随着大众的网络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网络民粹主义者们力图将其平民主义主张灌输到政治决策和司法审判体系,成为了网络民粹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导利益分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改革造成利益主体多元化,平均主义被打破。贫富差距扩大,精英阶层控制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发展过程中分配不均,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阶层矛盾尖锐。同时,由于政治改革滞后,行政效率低下、司法不公正和官僚的腐败使公民难以通过政治参与的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维稳体制又压抑了底层民众的不满情绪,犹如积压已久的火山口,随时可能喷发。“哪里有普遍的怨恨情绪,哪里就有民粹主义。”[1](P153)美国学者希尔斯道出了催生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的重要原因。大量底层民众难以突破现实困境,转而在网络上争夺话语权,以实现政治参与的权利,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寻求民主公平、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平台。但是由于在网络上发言的低成本低代价,网络上意见的表达往往是情绪化、非理性的,民众在对利益和公平正的诉求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开始宣泄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排解的情绪,汇入网络民粹主义洪流。

(三)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介工具出现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终端的出现,政治交流沟通、政治信息的传递、政治控制和政治舆论舆论等具有了新的平台与空间。人们在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地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由于网络空间打破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阶层差距,实现了在话语权上的平等,民众可以自由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但是由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与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个体在获取信息和发表看法时,主观情绪相对严重,带有一定偏激性与极端性。而人们在社交论坛、微博、微信等空间表达诉求、发表看法时会寻求与自身利益一致、价值观相近的群体并结成联盟。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身代表民意,并且开始自我膨胀,对不同意见缺乏宽容,更难以进行反思。而移动终端设备使得民众能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普通民众的个体价值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得到广泛的社会承认,一些精英权威阶层细微过失也被随时记录和过分放大,成为网络民粹主义舆论声讨的对象。

(四)网民受自身素质、自身立场等条件制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2012年网民学历结构中,大学本科、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只占全部上网网民的21.1%(见图1),中国网民群体重的低学历人数继续增长。而从年龄结构上看,从10岁到29岁年龄的网民占全部网民54.4%(见图2)。

四、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的影响与应对

(一)网络政治参与中民粹主义的影响

我们要辩证看待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就其积极方面来说,它为大众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人民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中国社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确实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利益分化,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利益一再被忽视。精英权威阶层与底层民众阶层对立严重,网络民粹主义不啻為对社会利益结构失衡下既得利益者的自卫式反击。但是就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如果放任不管,其结果是相当严重的。网络民粹主义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非理性、对抗性和极端化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难以形成明辨慎思的理性平台。语言暴力、人身攻击等野蛮现象更是侵犯了当事人的公民权利,违背了法治原则。网络民粹主义“不站对只站队”的原则加剧了网络思潮的左右分化,使得左右两派尖锐对立,难以达成共识,动摇着中国的社会结构。更为严重的是网络民粹主义现已经入侵我们的司法领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干预司法。

(二)应对策略

要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深化改革,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正义。网络民粹主义强调平民的价值和理想,表达了对当前体制和既得利益者的不满。国家必须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优化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社会保障条件,解决底层民众生活问题。其次,还应当扩大政治参与的途径,重视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网络民粹主义狂欢式的发泄,是内心不满情绪挤压已经的结果,政府应当疏,而非堵。最后,还应当提高网民素质,净化网络环境。必须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使其拥有健康人格。同时在保证民众诉求表达的前提下,要以疏导、教育的方式化解其民粹主义情绪。对于而已恶意发布不实消息者,应当给予一定惩处。

四、结语

倘若任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自由生长,必然成为专制,民粹主义由最初的公正民主变为专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但民粹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反对意见,始终是当政者的警钟,不断提醒权威和精英阶层重视人民群众的诉求与表达。当民粹主义在网络上风靡一时,反应的社会现象必将是社会不公、制度腐化、精英堕落。英国学者保罗·塔格特认为“民粹主义的主题之一,正是对严重危机的强烈反应”。故批判网络民粹主义的同时,也当看到民粹主义生长的温床,并对其进行治理。[5](P76)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88-96

[2]许纪霖.现代政治是你活我也活.[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 _2013101693715.html.2013-10-16/2013-11-24

[3]陈龙.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垄断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6):157-162

[4]Edward·Shiles.The Torment of Secrecy:The Back 2 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M].New York:Free Press,1956.153

[5][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6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公平正义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道德愤怒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对策研究
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价值基础
蒋德海:以公平正义促进公民的政治认同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