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措施

2019-09-10杨德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杨德娟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在最终成绩上的提升,却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如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等,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措施,完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主要层面,是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培养的主要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扩展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探索、合作”的教育理念,将其实际应用到教学当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出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获得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素养。

一、增强课堂导入的互动性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难以彻底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与课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加强学生与教学课堂之间的互动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发课堂导入的互动性价值,使用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导入方式,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深入地吸收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比如,在学习“集合”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使用了悬念导入法。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现在让我们都站起来,你们自己来行动,将班级分为两个小组,好了,现在开始!”学生一开始漫无目的的行动,最后终于有了明确的分组,接着我再问学生:“你们的小组是怎么划分的?”学生集体回答我:“按照性别!”接着我再问:“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那如果有不同性别的人混入了其中该怎么办呢?”学生大多回答:“到别的小组去”,接着我再问:“那除了按照性别外,我们还可以有哪些方法进行分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五花八门了,有的回答可以先按照身高排成一列,在中间截开分成两组,有的回答可以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进行分组……听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我再说:“看来同学们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分组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集合……”这样,通过互动性的课堂导入,学生在脑中对相关的概念形成了清晰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习惯,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二、加强数学文化的引入

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数学文化的引入,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解题的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情感的引导,不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文化的引入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文化的引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我们的指导作用,并在前人经验的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这一节内容时,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和使用理解不透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一个小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对学生说道:“我们在未来都会遇到面试的问题,在参加面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标准,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出一定规则,对面试人员的身高、性别、年龄、已工作情况等进行一定的约束,其中要求全部达到才能够面试的,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条件称之为必要条件,如果要求面试人员满足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即可参加的,那么,这些条件就称之为充分条件”;再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上,我引入了一段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金鞭,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在提出了问题后,我首先为学生翻译了这段话,接着再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中国先人在数学上的发展。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文化的引入,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指导价值,从而在数学文化的探索中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途径,有助于学生各层次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三、增强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最能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途径。但是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使用的课堂提问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提出的问题比较少,另一方面是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如“好不好”“对不对”等,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彻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起课堂提问的启发性,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认知需求,优化课堂提问的过程,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思维,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学有所得,核心素养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到了等差数列的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认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很简单,导致了课堂教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的问题。因此,在實际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是0或者1吗?当公比大于1时,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增的吗?公比小于1时,等比数列一定会递减吗?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我们随意提出一个等比数列,它的每一项的相反数、倒数或者是平方得出的数组成的数列,还会是等比数列吗?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等比数列每项对应的数值都可以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找到相应的点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十分考察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的本质,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结果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使用全面的、深刻的思维去理解数学概念、公式等,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措施展开了一番叙述。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求,同时更是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高中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淑梅,何雅涵,保继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统计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

[2]赵琪.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D].聊城大学,2017.

[3]章建跃.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