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09-10徐昕
徐昕
摘要: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幼儿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
关键词:良好 行为习惯 养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近几年在幼教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实践、积累,我认为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抓起:
一 、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他们会更乐意、更主动地遵守常规,更容易养成好的习惯。即使有个别幼儿一时疏忽,他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及时改正。自从常规制定以后,幼儿们都能按照我们共同制定的要求做。例如每次午睡前,他们都能很自觉地脱下外套,有太阳时让衣服经过阳光暴晒消毒,没有太阳时,自己进休息室折好衣服放到指定的地方。由此看来, 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
三、从细节抓起,寓教育于日常行为训练中。
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始的时候,我只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我还要求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四、 以正面引导为主,多鼓励表扬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點滴进步,多鼓励表扬。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中,还应注意运用适当的语言,要"对事不对人"。如:"我不喜欢你把饭菜都掉在地上"和"你真讨厌,又把饭菜都掉落在地上,"显然前一种可保护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后一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伤害孩子。再有"快来帮老师收拾玩具"和"老师和你一起收拾玩具"两种说法对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五、寓理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中。
幼儿年龄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因此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他们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如在上社会活动课时,通过挂图、事例的讲解,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否则,细菌粘在食物上,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等道理。讲了一个爱吃糖却又不爱刷牙的小女孩牙齿住着小妖怪,专门吃塞在牙缝内的东西,直到医生拿钳子把蛀牙拔掉,并开始天天刷牙,才把小妖怪赶跑了。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平时要经常漱口,刷牙讲卫生等道理,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模仿尝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等行为习惯。
六、寓理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有一次,幼儿玩"过家家"游戏,游戏里有两个三口之家,一方带着孩子去另一方家走亲戚,开始他们互相争吵都要当父母,没人当孩子,我及时出现,给他们临时分配了各自的角色,并让他们一轮游戏结束后,新一轮游戏轮流当父母,看谁把角色扮演得好,通过游戏,他们能互换角色,还学会了互相谦让,增强了待人接物的常识。我们还做了"带宝宝看病"的游戏,游戏中,幼儿模仿父母照顾"孩子",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体会孩子生病了,父母的焦急与辛苦,使幼儿更加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从而听父母的话和孝敬父母。另外,他们还经常玩一些社会游戏,如"理发店"的理发师,"公共汽车"的驾驶员,"医院"的医生与护士,体会各种职业的社会角色,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最初启蒙。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 李骧. 成才之路. 2019(02)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 单磊落.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