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0刘娟
刘娟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很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认识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双发展的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品读文本的时候,都会受到其中优秀思想的感染,从而实现思想品质的升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内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基于语文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文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汉字的优美进行感受,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实现品德上的发展。教师应以语文教材为根本,在其中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到大量的德育素材,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感受。
例如,在学习《雨的四季》的时候,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并思考: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雨,我们眼中的雨与作者眼中的雨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在描写雨的时候,作者饱含着一种深情,一种对雨的喜爱,雨在作者眼中是非常美好的事物。我对学生说:“雨给作者带来了活力,给作者的思想带来了流动。从作者对雨的描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我们也要和作者一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热爱生活的重要性,并跟随着作者的眼光,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结合写作实践,开展德育教育
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能够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可以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书写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实现思想品质的发展。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以《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为主题撰写作文。很多学生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找不到写作思路,我告诉学生,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特道德品质的人,一个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人,就算他的身份非常普通,他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学生经过思考,都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有的学生认为,清洁工让城市更加美好,每天都勤勤恳恳的工作,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撑起学生美好的明天,因此老师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深入到普通人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他们美好的品质,也立志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通过在写作实践中花姑娘开展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构思、进行思考,对优秀的思想品质进行理解和学习,从而能够产生提升自己的愿望,使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完善,道德品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三、加强文本朗读,传递德育情感
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感受,在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深入对文本进行朗读,对文本中的思想和内涵进行深入的感受,实现德育情感的深刻感受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体会,我让学生放开声音进行朗读,对于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句子可以反复朗读,对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入把握,并且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当我在教室中进行巡视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朗读得非常有感情,并且还在作者的叙述中流下了眼泪。在朗读之后,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被母爱所深深的打动了。年少时候的我们不懂父母对我们的爱,只是一味地想逃离生活中的桎梏,做了很多伤害父母情感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我非常愧疚。作为儿女,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并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成为更加幸福的人。”通过反复朗读的方法,学生能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深入解读,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总之,所谓教书育人,就意味着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该教会他們怎样做人,注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的渗透,力求做到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文本中、文字中获取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在语文的海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志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51-52.
[2]黄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