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9-09-10步丽娟

管理学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保密管理转型升级高校

步丽娟

[摘 要] 高校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高新技术的重要发源地。文章立足于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阐述了高校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对新时期做好高校保密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保密管理 转型升级 意识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7;D631.31 文献标志码:A

高校保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不管是校园管理,还是学校的安全与发展,高校保密工作都必须科学管理。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保密工作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传统的高校保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如今,高校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信息化平台等,这些都为高校保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1]。

一、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的内容及现状

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一)机要文件及其派生的国家秘密

面对各级党委、政府等发放的部分涉密文件,学校要做好保密工作,在落实文件精神与要求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文件信息的泄露,及由此带来的不必要风险隐患。

(二)各类招生考试中产生的秘密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每年都会有各种招考信息,在招考过程中,要对涉密的招考资料进行保密,例如考卷内容等方面的保密工作。

(三)单位内部业务部门产生的本单位秘密

高校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人事调动、职称评选、工作评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需要对内部评选过程进行保密。这其中也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防止出现团队矛盾,影响团队管理。

总而言之,高校保密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党政工作、内部管理、招考信息等各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为了保障教师、学生、管理者之间的稳定,构建一个良好的高校环境,保密工作需要受到高度重视[2]。

二、为什么要对高校机要的工作进行保密?

(一)高校机要工作的特殊性

高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文件资料。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其往往信息量大、秘密级别高、涉及范围广、重要性强,如果一旦出现信息的泄露,就会给学校甚至国家带来无法想象的损失和风险。例如,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如果出现信息泄露,被其他国家获取或公开,就会给我国经济、科技、政治安全等各个方面带来隐患。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二)高校机要肩负着责任和使命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聚集地,连接着国家和个人,对上需要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对下,需要招揽优秀的人才进行培育。为此,高校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国每年从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过程中的主力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需要对高校在涉密文件的保护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涉密工作往往受到更大挑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窃取信息,高校必须要守好这道防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三)高校机要保密工作形势严峻

高校的特殊性要求其对保密工作必须要格外认真,一丝不苟。任何信息的泄露都会给高校自身甚至国家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高校机要工作的保密问题依旧存在,并且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如下[3]:

1.高校对机要工作不够重视

当前,部分高校对机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高校也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来处理和保管保密文件,但只是虚设行头,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并且有时甚至出现高校代课老师兼职机要工作的情况。人员的流动性大,信息的保密性就差。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就失去了保密工作的真正意义。同时,办公室机要工作保密规范的不够合理和完善,也导致工作办公室和保密办公室杂乱混用,保密工作管理不专业、不严谨。

2.规章制度不够规范

规章制度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机要工作的开展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通过张贴公告的方式放在公告栏里,没有严格的规定。甚至有的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将机要工作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混合使用,导致很多涉密文件被公开地放在办公室,大大增加了文件信息泄露的概率。另外,对涉密文件的回收工作也缺少严格的规定。有时候已经到了回收的时间,工作人员却忘记了,导致文件反复传阅、复印,带来信息的泄露。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将涉密文件放到自己的移动硬盘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或被窃取。规范机要工作规章制度,严格把控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4]。

3.技术方面滞后

在信息化時代,很多时候保密工作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技术方面的滞后性,加大了信息泄露和被窃取的风险。如今移动互联网在给我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却也增加了信息的泄露风险。信息一旦被泄露,就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造成严重影响。高校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现有的保密设备,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改善技术滞后的状况,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三、新时期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建议

结合高校特点,做好保密工作要全程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

(一)增强对机要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重新树立正确的机要工作管理理念,重视机要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机要工作在高校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严格制定机要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相关领导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对高校对机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同时需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及时更新机要工作保密设备,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性。

(二)严格区分高校机要的办公和保密工作

在严格把控高校机要办公与保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机要办公和机要保密区分开来。同时,还要提高人员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去的兼职情况,每个办公室要交给固定的一人或两人管理,并实行责任制,当出现信息泄露问题时,责任到个人,以此提高个人的保密意识,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保密工作的质量。

(三)完善高校机要工作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水平。为此,高校机要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要将规章制度进行细化,细化到点点滴滴,形成有理有据的制度标准,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在对办公用品的管理上,要严格规范办公用品的使用、登记和存放。同时要完善考核制度,对一些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而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提高其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增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综合素养。

(四)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对于高校机要部门的保密工作来说是一种挑战。为此,高校机要人员要保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密文件和信息的存储、管理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涉密文件的安全系数。

(五)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背景下,只有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个人素质,才能保证在面对机要秘密文件时,能够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主动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当前,我国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育,提高高校保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通过定期举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四、结语

当前高校保密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尽管面临着很多挑战和考验,高校仍然要坚定立场,积极解决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组织保密工作水平,勿要触碰机要文件保密工作的红线。

参考文献:

[1]周倜.信息时代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與创新[J].办公室业务, 2018(22):108- 109.

[2]王桂芝,崔淑妮,李君利.高校基层部门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研管理,2008,29(S1):24- 28.

[3]伍李春,崔俊木童.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105- 108.

[4]陈芳,罗来庚.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13- 15.

猜你喜欢

保密管理转型升级高校
对涉密档案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
浅谈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的保密管理
浅析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