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用型课程转型中传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9-09-10孟杨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措施传播学教学改革

孟杨

摘要:在国家对高校的应用型课程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在,本科院校也不断加强了对应用型课程的变革研究。在高校都向应用型以及技术型的方向进行转型的趋势下,传播学作为传媒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同样面临着教育的改革与媒介生态的改变的双重挑战,必须要尽快进行应用型课堂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仔细认真思考以及改革目前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课程;传播学;教学改革;实践措施

前言:在高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潮流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教育的政策以及方针进行调整,且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适应校方的办学方针以及市场的需求。现在国家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时期,高校的教育理念也要焕发新生。从人才的培养体系出发做出践行措施的各门课程应该在教学的方式上做出改革。传播学隶属于传媒类专业,更注重于定量的研究。与此同时,加入定性的研究。以上就奠定了传播学在成为专业性理论课的同时需要同样重视实践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技能。其他传媒类包括广告学、新闻学等也多以定性的研究为主,多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理论为主,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本文就通过浅析传播学变革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传播学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理论也需要重新进行解构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传播学的教学仍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传播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掌握好传播的发生及发展模式以及总结其规律,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众多开设传播学的专业来看,传播学的内容较为复杂且晦涩难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对课程进行解构。在传播学的教育中进行实践性教学模式,重视操作与实践。

2、处于媒介的变化之下的新式教学工具

传播学的崛起便是依附于电子媒介。现在高校内部的教学媒介也已经从板书加粉笔的模式变成了以多媒体为主的。因此,随着媒介的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传播学的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ppt以及视频阶段,需要从多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首要媒介就是手机,将手机变成教学的一种手段,比如可以让手机变成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渠道。其次就是实验工作室的建立,要及时添加上最新型的媒介工具。通过让学生接触无人机等科技提升其对于媒介环境的认同感。

3、现存的教师群体的心态转变

目前大学中存在的教师大部分处于三十岁以上的年纪,与大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代沟,三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团队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鉴于现在大学生的表达欲望较强,因此要将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信息的传输以及翻转课堂方面的转移。此外,从传播学的就业需求考虑,其已经不再需要理论型人才,对于传播学这类课程来说,原有的教学方式也已经不再适合与满足于社会需求,急需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二、传播学教学在应用条件下的具体实践

1、关于设计课程的项目制实践

关于课程的设计,可以依据皮亚杰的教育理念,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同时结合课程的社会背景来为学生提供教学。比如美国盛行的"项目制教学方法",该教育方法即是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操作性,其中的项目制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发挥主动创造性。具体到高校教学中即为:将考试科目转变为日常分阶段性考核,解决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只在期末背书的问题,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最后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不只要把项目作为设计的单元,而且要与该学期的其他课程的项目一起设计,从而加深不同科目之间的相关性,保证教学的专业性。

2、理論知识的实践与运用

在传统的传播学改革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变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教学现状,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将教师与学生的传受位置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翻转课堂以及情境教学相对适应于教学的变革。首先是翻转课堂具备的交互型教学模式。具体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前只为学生提供关于理论学习的资料以及音视频等,再由学生在上课时展示项目成果,从而引导谈论与交流。翻转课堂是最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其次是情境教学之中的演绎法则。情境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点过程之中,由教师有目的的为学生引进形象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学习与体验的乐趣,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

3、进行双教师型的辅助式教学

在应用式教学进行转变的现在,注重加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设也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具备双师的能力,即不仅具备传播和传授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将其企业之中进行实践的经验与见解进行分析,以及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团队意识,同时可以把学生在学习及实践之中的传播能力的使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把业界之中的经验用于实践的教学。对于传播学的教师来讲,应用的技能就是传播的硬件。该课程不仅是对教师的多媒体使用有要求,并且要求对课程的设计精益求精,符合时代性的要求。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日常时间去企业进行学习,然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多积累教学经验。

4、关于人才的培养要具体社会的岗位定向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中,普遍添加了职业规划等课程来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的能力。但是在单调的理论授课内容之中,单一的案例及项目的设计无法达成教学的目的。所以必须要在全部的教学之中确定岗位与职业的对应性。目前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传播学的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本的媒体限制,因此要引导学生选择岗位时开放眼界。且在对人才进行培养以及保证就业岗位的时候,学生的应用技能是招收岗位主要看中的能力,但限于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去企业进行实习以及参与各种技能比赛的机会,同时做到对人才市场的变动进行及时的把控。

总结:就目前来说,传统的传播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及校方对传播学的教学做出积极的变革。在传播学融入翻转课堂以及情境教育之后,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做出了创新型作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高校传播学的改革,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是传播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景福, 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 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11) :18-22.

[2]米俊魁.情景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0 (3) :24-28.

[3]《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一本难得的方法论佳作[J]. 杨伯溆.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5(00)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共9条

[4]破解媒介融合的相关性制约因素[J]. 尹明华. 新闻大学. 2015(03)

[5]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J]. 李建新. 新闻大学. 2015(03)

猜你喜欢

实践措施传播学教学改革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