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019-09-10许爱祝
许爱祝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教学方式,而朗读教学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从学生在朗读中的状态考虑,作出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并掌握朗读的技巧,从而建立朗读习惯,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可以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本文介绍了朗读能力对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阐述了有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重要性;培养策略
前言: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中不考,并且认为朗读教学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帮助不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教学安排,学生没有建立起朗读能力。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都是硬性的理解,课堂教学也比较枯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认识到朗读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并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朗读能力是对文本理解之后,用语言艺术进行表达的能力。要想有效朗读就需要对文本有效的理解,这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让朗读者有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在朗读中得到兴趣的激发,主动去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学中养成了朗读能力,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并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能力上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学生有了朗读的兴趣,才会在教学中主动进行朗读,主动去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朗读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激发,提高朗读的兴趣[2]。例如,在《黄河颂》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篇课文的朗读版本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以此来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朗讀的魅力,从而在主观意愿上,想要去朗读。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当中,需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但是不能脱离于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受到的激发具有实效性,并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与课文一致,便于学生的阅读理解。
(二)增加适当的示范朗读,提升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朗读认识上普遍不高,认为朗读就是大声讲文本读出来,这样的理解下,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朗读教学也没有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增加适当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可以模仿中感受到朗读的艺术性,建立朗读表达课文意思的思想,提升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示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受到的激发,逐渐深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教授了学生朗读的方法。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黄河颂》朗读,让学生进行每一句的跟读,学生在跟读当中,就可以建立良好的认识,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内涵有了初步的理解认识。
(三)结合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
小学语文的教学重要是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注重朗读能力而忽略了知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朗读能力的培养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朗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有效获取到课文知识,并得到语文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之后,进行情感写作,在写作中验证朗读的情感是否正确,这种有感情的写作,可以让学生的写作变成有感而发的创作,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积累,也让学生的朗读更具情感,朗读能力可以从中得到提升。
(四)加强课堂中的朗读活动,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
小学生的朗读技巧需要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需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技巧可以与实践相合,使学生有效吸收。教师需要加强课堂中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朗读技巧,并进行应用[3]。例如,在《海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一小段课文内容为基础,安排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并在简单的比赛中使学生的朗读技巧得到相互的借鉴和提升。以朗读活动的形式教授学生朗读技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下,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朗读技巧的教学也变成了相互比较和交流的方式,学生获得技巧更加证实有效。
(五)综合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
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比较在意,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对学生朗读表现的评价上,就需要考虑学生朗读热情的保持,采用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在评价下得到朗读兴趣的发展。教师在综合评价上需要重视学生优点的发现,让学生拥有朗读的信心,重视朗读的情感投入,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朗读表现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完善自身的缺点。
(六)组建朗读兴趣小组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朗读兴趣小组,让对语文朗读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并利用课余时间安排朗读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表演。朗读兴趣小组的建立,不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也让没有兴趣的学生受到了感染,会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让学生得到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充满活力,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养成语文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的策略上,需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和组织,让学生从被动的朗读课文,变成兴趣下的情感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朗读能力,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世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12):56.
[2]曹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微[J].学周刊,2019(11):85.
[3]苗远见.依托课文朗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