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恋爱问题研究和应对
2019-09-10娄婷
娄婷
摘要:中職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异性之间容易产生好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同时,他们的人格尚未独立,心理还不成熟,家庭和学校都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使他们在学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帮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恋爱;心理;应对
一、研究背景
恋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内涵,人们对于恋爱的理解,也随着岁数的变化,有不同的考量,因此在探讨中职学生群体的恋爱问题时,必须要结合目前的实际背景来展开论述。
首先,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许多中国企业逐渐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行业转型,开始向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延伸,因此对一线工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也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中职学生的三观会受到影响,他们的恋爱心理也会产生变化。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各种网络文化开始诞生,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接触网络文化时,很容易被网络文化中有感染力的元素吸引,从而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一些衍生出的不良网络文化容易对中职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总之,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给中职学生的恋爱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指导建议。因此,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迫切地需要被纳入到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来。
二、中职学生恋爱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年龄因素
人口学研究表明,每过25年,青少年的性成熟期就提前1年。在20世纪末的时候,该年龄已经从十六七岁提前到了十二三岁。中职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处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青春期内,在这一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对异性间的交往渴望又好奇,在法定结婚年龄之前有一段时间是性的延迟满足期。因此在中职在校的期间,他们在情感生活上确实是有诉求的,只有通过家长和学校正确的引导,才能安全地度过这一时期。
(二)从众心理驱使
现在的中职学生恋爱启蒙的时间较早,了解恋爱知识的渠道也非常多,学生之间存在互相比较和效仿的心理。模仿性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特点,中职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而判断能力又较弱,他们会模仿他人的方式谈恋爱。因此校园恋爱的传染性极强,一对成功之后,很快班级中会有其他的出现,校园恋爱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三)社会文化开放
相较于以前,目前中职学生接触到互联网的时间早且每天上网时间长,他们的价值观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同样的也深刻影响到了他们的恋爱观,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性观念的形成70%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但还是有媒体为了刺激性将一些娱乐成分很重的节目放到网络平台上,其中一些关于两性关系的视听类节目,很容易刺激到中职学生的内在需求,诱发他们对恋爱的好奇心,以致于过早地陷入爱情中去。
(四)家庭因素
我国父母在给子女婚姻建议的时候,爱情往往不是首要因素,而是会选择有利于提高婚后生活水平的婚姻。学生认为在校园里的恋爱是最纯洁的,所以希望在中职阶段品尝到纯真的恋爱。据调查,我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中职学生属于单亲家庭,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在角色扮演上缺失,这些都会使学生感到孤独,所以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同龄异性上,希望通过开展一段恋爱关系弥补在家庭生活中缺失的情感部分。
(五)学校教育因素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一般集中在班会课堂上,其他时间虽然学校安排了心理老师值班,但去进行咨询的学生数量不多。况且,一般心理课程只针对普通的道德教育,涉及到恋爱部分的少之又少。然而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进行跟风式恋爱,对情感问题缺乏正确的排解途径。
三、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寂寞、空虚、无聊,在这种目的趋势下的恋爱往往会进入误区,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忙碌起来,比如通过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追求进步,知识分享,从长期的角度看,这种策略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班级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从初中毕业踏入中职校园,想当然地认为职校就是混日子的,由于缺乏学习目标,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将大把的时间精力投身于恋爱中。所以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学习目标,让他们把握人生最后一段学习生涯,可以在班级不定期的开展读书活动、技能比赛等,也可以通过一些典型人物的树立,鼓励学生向先进靠拢。
(三)加强恋爱心理教育,成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
中职学生恋爱已经在校园里变得习以为常,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家庭温暖由此萌发了恋爱的想法,想要在异性身上寄托自己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爱情不是简单的在一起,而是一种神圣的情感,它要求彼此对对方负责。真正的爱情不是在恋爱过程中无止境的索取,而是互相理解和尊重。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心智尚未成熟,人格和经济也尚未独立,对爱情的看法比较简单,所以必须加大对中职学生的恋爱心理教育。学校也可以聘任专业的心理导师,导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恋爱问题和困惑给出建议或指导,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
(四)重视家庭教育,适当灵活干预
现代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重视自己的婚姻状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然而不正常的夫妻关系往往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影响,也是导致早恋和恋爱障碍的因素之一。我校中职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关系中父母感情不和。学校老师应该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通道,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情况和表现,同时家长也有必要对学生的恋爱采取适当的干预。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中职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如要强的中职学生,可以多激励他,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可以多加陪伴。
通过各种手段灵活地干预,可以让中职学生在心理上不断成熟,避免在恋爱过程中的不良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恋爱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校和家长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问题学生。学校要利用课堂内外的机会,培养专职教师、设计课本教材、开展校园活动等,正面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长也要尊重、关心学生的成长,多和孩子谈心,通过良好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健康的爱情观,让孩子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杜苗苗.对中职生恋爱问题的分析和指导[J].卫生职业教育,2017(06):33-34.
[2]姜璎钊.关于中职学生爱情教育的研究[J].职业教育,2014(05):67-69.
[3]黄文.中学生还需上好异性交往这一课[S].中国教育报,2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