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电影产业中的影视特效化妆
2019-09-10田智元
田智元
摘要:本文将以设计角度分析,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电影特效化妆情况,阐述国内外的区别与差距,揭露国内需要加强的项目,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电影产业;影视特效;化妆
前言:现如今人们对于影视特效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炫酷的特效已经成为了人们为电影加分的重要内容。影视特效需要一定的化妆技术,这种技术作用突出,能够带给电影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当然国内因为对视觉特效投入的相对较小,所以与国外存有一定理解差异、发展差异。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国内外差距大小,并分析国内可以优化的项目。
一、影视特效定义与作用
在电影视觉艺术当中,影视特效、影视化妆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其在电影中甚至还有电影语言修缮的作用,能够为人们编制与创造更为梦幻的角色与场景,是影视人物塑造的载体与基础。塑造人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非常多的化妆师,这些化妆师肩负着造梦职责,为人们提供与塑造着各种各样的人物角色、人物形象,是影视文化十分关键的部分与内容。化妆师的创作水平与能力关系到最后的影片视觉效果与角色印象是否深刻[1]。妆师的手与大脑就是其最有力的工具,是影视形象的静默语言,包罗万千意象。成功的影视人物离不开化妆师的巧手构思。从中可以看出影视化妆技术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从下述几个角度可以体现。
(一)丰富演员脸型
不同于日常生活描画,在影视拍摄过程中会用到非常多的灯光布景,灯光布景带来的立体视觉效果往往会让演员脸型变得十分单薄,缺少立体感难以让观众建立深刻印象。此时化妆师就需要根据导演的要求以及剧本的描述立体化雕塑演员脸型。基于美学角度与解剖学角度,调整演员嘴角、鼻子、眼睛、脸型等等身体部位的比例。通过美化修饰弥补演员自身与角色之间的形象冲突。在丑化造型过程中营造邪恶丑陋、诙谐幽默形象,更好的提升演员或是说观众的代入感。
(二)凸显人物特征
化妆和戏剧当中的变脸实际上有异曲同工的功效,化妆能够外化人物特征,不同角色需要不同的外貌特征去展现剧本对于角色的定位与塑造。此外很多演员实际上都会接很多的戏,如果不化妆,观众在观看这些戏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的代入感问题。通过调整造型的方式,帮助演员快速进入角色,使观众对演员形象的定位建立正确的印象。比如《后宫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中,孙俪就扮演了一个跨度非常大的角色,从早期青春少女再到最后深谋远虑的宫中妇人。如果不化妆,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区分[2]。剧中选择了合适的化妆方式,通过改造形象的方式体现了角色在年龄、性格、内心世界的变化,带给了观众真实的代入感受。
(三)模拟塑造历史
很多历史剧目中演员都要扮演人们所熟悉的英雄角色与形象,尤其是革命人物、历史傳说角色等等。当然演员本身和这些角色不论是在气场还是生活阅历上都是不同的,比如让现代鲜肉直接扮演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人们显然无法接受。再比如让中老年演员扮演三国早期的锦马超人们也不易产生代入感。此时就需要使用化妆技术。化妆技术能够让演员在形象方面更贴近历史形象,赋予其形神兼备的特点。
(四)再现故事形象
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在传说与神话方面一直以来便处于领先位置,过去人们在塑造传说、神话角色的时候苦于技术领域能力不足,只能通过安排一些道具的方式让人们去意会。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营造真实的神话世界提供了足够多的电脑技术,同时也发展出了很多的化装道具、化妆技巧。这些技术的组合搭配能够更加灵活的展现神话传说中的故事特效[3]。比如《封神榜》、《西游记》等等都有利用这些夸张、艺术兼备的技术,营造出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与画面。
在国内技术水平出现整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化妆技术显然已经无法支持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现代电影需要先进化妆技术来提升电影整体水平和质量。当前国内在化妆技术上已经渐渐有靠拢国际化,在发扬光大我国特色的同时主动学习先进技巧。当然在与顶级水平对比中,国内外差距仍旧十分突出。
二、国外影视特效情况
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影视特效技术的运用十分成熟,早在1977年,著名的《星球大战》就已经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创造大量外星人。这一次的实践可以看做是超脱时代领域,跨越人们的理想尝试。凭借着先进的技术收获了4亿美元的票房。必须强调的是,那个年代的4亿美元和当前的4亿美元无法同日而语,如今很多电影都无法达到4亿美元的票房。自此之后电影特效化妆渐渐成为了电影业界的常用技术,在电影创作中添砖加瓦为电影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与魅力。
《终结者》与《侏罗纪公园》同样也是令人们熟知的优秀电影,这两部电影都有运用先进的科技营造出人们梦想中的世界,比如恐龙和人们生活在同一片大陆。再比如《指环王》这部在当年拿到过最佳视觉奖、最佳化妆奖的传奇电影。《金刚》、《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阿凡达》等等众多传奇电影都有在巧用化妆技术,期待给人们的是影视界的新发展、新篇章。
三、国内影视特效情况
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国内在电影特效方面的投入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上升空间比较巨大。国内特效方面的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能力有限,尤其是原创能力与商业精神的不足都会影响到我国影视特效化妆的发展。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对于电影特效化妆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缺少足够专业人才。现有创作者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制作能力,很多国内电影在化妆的过程中无法超越自我,没有条件突破与创新,缺少好的作品。国内特效化妆往往将重心放在了毁容、战场血迹与伤疤。这一现象导致国内很多电影不得不使用国外特效团队比如《集结号》就使用了韩国的特效团队。当然在国内近些年的发展下很多电影的特效已经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比如《流浪地球》就利用现代技术改变了世人对国产电影的特效理解。再比如近期出现的《哪吒》同样也有使用特效技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相信今后国内电影事业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结语: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特效化妆就如同衣裳一样,能够衬托电影的美与魅力。国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足需要正视,国内的进步同样需要得到赞扬。只要不断努力,今后我国电影事业的化妆特效技术势必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邓云青.数字影视特效视觉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J].艺术教育,2019(02):118-119.
[2]朱姣洁.三维影视特效技术在动画电影产业中的发展历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63-64.
[3]郭雷,李膺欣.影视特效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