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2019-09-10吴凤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优化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施行,在给语文教学施以巨大考验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而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每个学生日后发展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通过运用种种办法,不断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构建和谐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语言的幽默感等,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堂;优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若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供大家参考。

一、挖掘课程资源,吸引学习兴趣

语文的课程资源是包罗万象的,既有课外的也有课堂的。如:教科书、挂图、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演讲答辩、广告招牌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可以说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程的资源就有多么宽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如:充分利用当前的“农远工程”中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具体而言它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感悟更具体、更生动、更直接;大而言之它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不应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不应是僵死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因此,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至少应该把握以上四个环节。应该努力做到: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消除紧张尴尬的气氛,创造兴趣盎然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进而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的原因,接触社会时间比较短,缺乏相应的社会认知和生活阅历,因此造成他们对相关语文知识点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的情况,或者在接受和学习中会出现困难的情况。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氛围,来辅助小学生的学习,帮助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的阶段,需要一定的发展,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思维上的转变,逐渐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教师要合理运用身边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现的某些物品,避免学生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1]。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依照课本知识点和内容,选取切合主题的视频、图像、音乐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使其在欣赏的同时,还学习到了课文内容,并进一步的理解文章所传达出的中心意思。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更贴近实际生活的话,会促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并从中发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作家笔下的动物”中相关知识的时候,描写了母鸡、猫和白鹅这三种经常会看见的动物。其中猫是最常见的一种动物,而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學生来说,会很少接触到母鸡和白鹅,此时就需要教师展示相关动物的视频和图像,辅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母鸡和白鹅的形体和样子,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排除学生的迷惑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容易的深入理解文章大意。

三、贯彻“小题大做,求全责备”的教学理念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事看起来像是小事,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样,大家常说的教育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唯有始终贯彻“小题大做,求全责备”的教学理念,才能保证小学生一丝不苟的去认真学习,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学生认识新的字词的时候,有的教师觉得学生已经上四五年级了,没必要进行更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大致的记一下就行了。由于教师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写字时,出现错别字、不会写、望文生义和不知道字词意思的现象,以及写作文用词不当、读课文不顺畅的情况。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种情况,要给予识字教学充足的重视,常抓不懈,进行反复的训练,要从音、形、义不同方面进行全面的解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对教学负责[2]。

四、广泛开展合作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师的时候,应该合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原因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讨论,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达到取长补短、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防止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讲授《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时,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各自特点和不同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小组组员要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总结出所讨论问题的答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有效,将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五、运用幽默的语言开展教学

由于小学生天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适当的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将课文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多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点和潜力,并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3]。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在表扬的同时,提出其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耐心的引导。

比如,在教学中,总会碰到相对比较腼腆的学生,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此时,教师首先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并加以鼓励,通过让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的树立起自信心,使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去主动的配合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之,只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就一定会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乔英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中旬, 2015(3).

[2]王彦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2).

[3]毕连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吉林教育, 2015(20).

[4]刘瑞芳.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J]. 读书文摘(中), 2016(3).

[5]陈知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 科学咨询, 2017(22).

作者简介:

吴凤军(1965.9-),男,专科,小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