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生活基础,丰富小学生作文

2019-09-10李秀琴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写作小学语文

李秀琴

摘要:写作本是一种描写自己生活、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与口头表达相似,写作本应是学生倾述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活动却让不少学生怵头,写作时感到困难重重,其重要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写作教学缺乏与生活的融合,缺乏对生活基础的重视。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教学如何重视学生的生活基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基础;写作

一、注重观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对于教师提供的题目或主题无话可说,在写作时,出现了提笔忘词的现象,写作过程似乎始终都不顺畅。还有部分学生在写作中,通过拼凑字数,拼凑语段、抄袭所谓的“作文大全”等资料,将他人的写作占为己有,引用他人的写作素材作为自己的经历。以上方式的写作,都将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一种假大空的现象,缺乏真情实感,也就很难打动读者,其作品读起来也味同嚼蜡。但是,分析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数还是体现了作者缺乏对学生生活根基的重视,缺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事物的习惯。由于学生对于一些物体缺乏细致的观察,仅凭自己脑海中對事物的模糊印象进行演绎描写,其写作内容必然是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而对于人物描写和事物描写时,缺乏观察的学生虚构一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其情感也必然不会融入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也缺乏真实性。由此原因分析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要注重观察生活,让学生在观察中有话可说。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看似学生对校园已经十分熟悉了,学生似乎对校园中的每个角落都已烂熟于心。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说一说植物园的映山红、门口的两棵大榕树。此时,未细致观察的学生,很难对其进行详尽的描述。随后,我引导学生:在我写作时,一定要先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我们想要描写植物园的映山红或门口的大榕树时,我们可以先从它的姿态、颜色、气味、花的纹络、树的枝干等方面进行观察,并通过及时地记录,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景观保存下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以留作写作备用资源。另外,在描写的顺序上,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到远,让书序性的描写如同电影镜头一般,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经过这一引导和学生的观察过程,学生对于校园景观的描写变得更加生动,事物在学生的眼前而变得更加清晰,学生终于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物可描述了。

二、引导记录生活,培养写作习惯

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需要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起来,并通过自己日常学习中积累的一写词汇、语言、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等多方面元素的综合,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更高质量。所以,学生的写作不能仅依赖课堂教学,还需要在课后学习中落实积累,需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便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在日记描写中,将自己生活中有意义的点滴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日常阅读中积累的一些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的写作及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的过程中。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施加一定的激励手段。在日常的写作批改中,我用心收集学生的优质作品,并将其整理并打印出来,制作了一本精美的班刊。在这一活动中激励学生,学生深受激励,写作热情也随之提升。

三、组织生活实践,提升生活体验

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会产生一种主动表达、倾诉的欲望。而写作作为学生可以深度表达描述自己心理动态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将学生的这种情感转化为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产生主动写作的意愿。对此,为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提升学生主动写作的意愿、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的方式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在学生参加美食节,亲子活动之后,借此兴奋地劲头,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精彩瞬间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作文。再比如,教师可以在春日里组织学生扫墓以缅怀先烈,可以组织学生在春日里植树,践行给地球增绿、维护家园美好环境的理念。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哪种教学实践,都能让学生在其参与过程中建立丰富的体验和情感。借此机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一些素材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能够随之提升。此外,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也会参与一些生活活动、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灵感和启发。所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不必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根据单元节次的安排,而是灵活组织写作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写作,将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将自己生活中美好的、有意义的事件记录下来,不必约束学生以怎样的文体写作,不需学生要写满多少字数,只要是能够直抒胸臆、深刻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可。在这种灵活性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下,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保持,学生的写作也就在常态化的练笔和以生活为根基的写作方式中获得锤炼和提升。

总结

文学作品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的写作作品更应当以生活为根基。对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时,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根基、注重学生的生活基础,并通过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和组织生活实践的方式记录描写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振春.把生活搬进课堂,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初探[J/OL].学周刊,2019(17):107

[2]周艳娥.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45-46.

[3]段本丽.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111.

猜你喜欢

写作小学语文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