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

2019-09-10杜顺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应用道德与法治

杜顺民

摘要:初中是学生形成初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带有逆反心理,性情冲动,处于青少年犯罪的高频阶段。多数人无法预料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对他们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的时候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還能提高他们的危机意识,让教书与现实相联系,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道德跟法治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更能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理性面对各种状况,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下面我们就着重探讨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教学应用

一、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内容的教学情境,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中,教师结合内容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入这些内容:①人是群居群体,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圈子、朋友和家庭,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或多或少都会受朋友的影响。你个人认为,有知心朋友,与朋友的友好相处,对于自己来说有什么好处?②请大家畅所欲言说出那些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让自己感激感动的朋友;③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谈一下大家在交友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友谊的错误认知,如认为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自己的好朋友结交了新朋友,自己会有失落感,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被朋友“背叛”;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够朋友,能玩到一起;为了不伤和气,对朋友存在的问题、坏习惯等避而不谈等。如此这般,借助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话题来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还能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朝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创设合作类型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服务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情境设计外,还应到有一些教学组织相关的情景。合作情境,是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些事情,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如在“生命的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则有关“小学生因为玩游戏、看电视挨父母、教师批评跳楼自杀”的新闻,然后,围绕新闻提出几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什么导致一些年轻人越来越轻视生命?你认为孩子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是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溺爱、放纵和过高期望?是教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还是学生情感脆弱、缺少自我约束?我们在今后的成长中,该如何应对挫折,对生命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针对这一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小组,让学生进行自觉的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观点等,推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学生讨论、思考给出答案后,教师再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要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效果更好。

三、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通过一些小游戏、小情境等与学生形成互动,简化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步骤,推动教学发展。例如,“走进法治天地”教学中,教师扮演“知心姐姐”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实际,从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毒奶粉、废纸包装方便面、皮革酸奶和果冻等饮食安全问题入手,讲述法治与民众生命财产、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法律、法治的地位和意义,使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中学生熟悉的一些话题来进行法治教育,如亲戚朋友之间借钱,碍于情面,没有打借条、立协议,结果借款方不愿意还钱,双方闹上公堂;出行时,上学路上,一些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一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因网游而抢劫他人财物,浏览非法网页,传播不良信息等,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社会见闻,和所遇所想,将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体现在教学中,引导大家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接触、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自我约束,做一个守法守信的好公民。

四、在课堂创设模拟法庭,实现角色扮演

将生活情境带入课堂,除了典型的情景教学创造情境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模拟场景的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去尝试。在讲解法律知识之后,可以建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和原、被告,例如引入案例“张晓鹏的经历”,初二学生张晓鹏由于父亲溺爱,结识了好多游手好闲的朋友,出入舞厅、网吧。为了消费开始小偷小摸被学校警告。毕业后染上毒瘾,为筹钱抢劫、盗窃等,被判有期徒刑八年。根据这一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什么是一般违法、什么是犯罪;他们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进行模拟法庭对于这案例探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引以为戒,做一个诚实,正直、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年轻人。

总之,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生活情境学习,让学生走出了课本,走进了生活,将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感受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八声.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

[2]王立范;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应用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