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2019-09-10宋亚男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宋亚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意识和审美鉴赏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美术课被当做“副科”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1]。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对美术课程的时间、内容的安排往往不够科学。部分学校不仅对美术教学的投入有限,就连课时也是一减再减。此外,还存在美术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缩减经费,将音乐、美术、自然、手工等课程安排给一位教师,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可想而知。

1.2教学方法较为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技巧方面的教学。美术课中,多是教师教画、学生学画,理论知识教授完毕,教师便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缺乏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多样性。因教师不懂得优化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导致美术学习刻板,学生只是把美术当做简单的画画课,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学方式间接弱化了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让教学与素质培养相脱节。

1.3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因本阶段的学生年级尚小,比较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多以严肃面孔施教,导致师生间存在交流鸿沟,学生在课堂上即便遇到问题也不敢发言。部分教师更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剥夺学生自由选择与发言的权利,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更忽视了美术作为艺术学科,其自身重要的美育价值。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构建融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且随着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校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的刻板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所需。因此,学校需要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构建多样性的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创建专门的美术教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授课。此外,学校还可考虑进行拓展教学,将室外作为新的教学场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可将课程安排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这些场所中所陈列的艺术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很多还设置了主题讲座、知识解答等多项活动。学生在艺术环境的熏陶下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美术发展史,不仅图像识读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其也将对美术作品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体现了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与此同时,很多校园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特色,校园内的大量景观与周边的建筑物能够实现有效融合,进而体现出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的草坪上进行创作,学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无限活力,其美术创作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2.2开展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中涵盖大量的美术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特点,只利用固有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以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例如:在“乘上大船游世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微课作为激趣导入。学生们对形状各异的大船非常感兴趣,也想自己动手设计一艘。对于学生的积极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从色彩搭配的角度给予其一定的建议;而在“重叠的形状”的形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利用树叶、贝壳、蟹壳等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使其组成不同的图案等。小学生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成人看来或许是略显稚嫩,甚多有些还非常离奇,但正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造就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想法,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作品表现。

2.3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创意实践及文化传承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對此,教师可将美术教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多带学生观赏传统艺术,如色彩丰富的脸谱、生动有趣的剪纸等,引导其解读其中的美术元素及创意。

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对传统美术文化的弘扬。例如:在“水墨游戏”,可组织学生开展“接龙绘画”游戏,以小组的成员连续创作的形式,完成一幅彩墨作品。在增强美术学习趣味性中,使每一位同学更加仔细、认真的揣摩整体水墨画的表现意境,进而与自我发挥相结合。与此同时,也将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意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实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价值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应树立生本意识,以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为着眼,优化施教方式;另一方面,重视教学的多元化,使课堂摆脱枯燥的教画、学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从而,才能在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及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3]。

参考文献:

[1]湛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6(36).

[2]李默.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汤宗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学周刊,2018(5).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