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多动症班级干预策略的个案研究

2019-09-10张嘉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张嘉敏

摘要: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所在,但是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讲,则逐渐成为了教育中的难点,一些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这样也就影响到了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儿童多动症班级干预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班级干预;策略研究

前言:当儿童出现多动症时,很容易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活动过度等问题。所以如果在儿童成长阶段中没有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多动症并及时干预,那么在儿童成长中很容易引发乙烯利问题。因此,在儿童多动症教育中就要发挥出班级干预作用,结合儿童具体表现来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班级干预目标。

一、儿童多动症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多动症属于儿童出现异常行为的一种疾病,虽然这一类型儿童在智力上属于基本正常的,但是在学习行为或是情绪等方面却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如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过多以及容易冲动等。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多动症其实在学前就已经有所体现了,但是由于受到年级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及时被发现。从诱发多动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以遗传因素、围生期情况、家庭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儿童出现多动症时,很容易表现出行为上的问题,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条件与资源等方面来讲,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教育中主要以关爱、批评教育等为主。因此在教育改革发展下,在面对儿童多动症问题时,就要从做好教育创新出发,结合儿童具体情况,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发挥出班级管理优势,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做好教学安排的基础上来整合教育力量。虽然现阶段一些儿童已经被诊断出多動症,也积极开展了药物治疗,但是在儿童服药后却表现出了食欲下降、发育滞缓等问题,当停止服药后则又出现了病情加重等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从儿童多动症的诱发原因上来讲,有着一定的复杂习惯,但是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是遗传因素、环境、心理等方面[1]。

二、儿童多动症班级干预措施

(一)加大观察力度

开展儿童多动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班主任也要主动与心理教师、任课教师等之间进行沟通,在发挥家长指导优势的基础上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此来发挥出班级干预的优势,帮助学生解决行为问题。在工作中就要主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从不同角度上来对其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在详细记录与观察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分析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2]。

(二)找出存在的规律

通过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观察,在掌握其课上、课下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来做好部分分析工作,结合具体内容来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存在主动攻击行为时,就要做好病因分析工作,找出影响多动症儿童不限一系列行为的因素,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做好个别教育

在面对儿童多动症问题时,教师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实现对多动症儿童的有效干预,帮助其规范自身的言行。班主任也要主动与儿童家长进行联系或是与其他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以此来掌握多动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要求全体教师与家长能够共同实施计划。在具体实施中还要结合多动症儿童的表现来进行调整,以此来提高教育计划的针对性[3]。

(四)保证教育的多元化

在开展儿童多动症教育时,不仅要落实个别教育计划,同时也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确保干预过程的合理性。第一,做好班级管理。在进行多动症儿童教育中就要从视觉提示语出发,明确具体的指令内容,如可以将班级规章制度放在比较容易观看到的位置,在向学生下达指令时也要保证语言上的简洁性,避免出现长篇大论的现象。在班级中则要从适当给予多动症儿童离开座位机会入手,借助擦黑板等方式来帮助其缓解自身的不适。其次,要正确面对多动症儿童的具体表现,适当给其一定的空间,在多动症儿童出现不影响他人的小动作时也要适当的宽容。由于多动症儿童在动上是相对较为频繁的,所以教师就要鼓励这一类型儿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发挥出其在动的优势。如可以鼓励多动症儿童参与到田径队中。在非结构时间中,则可以安排其参与到小帮手活动中去,如可以在午休时间开展纪律管理活动,把帮助其在课间能够发泄出自己的精力。最后,在安排座位时则可以将其安置在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位置,确保四周同学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以此来发挥出同伴监督的作用。第二,营造出良好的班级环境。在开展班级干预工作时就要从教室布置与座位安排等方面出发,尽可能的保证多动症儿童处于单纯化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减少能够对多动症儿童产生不利影响的干扰源。因此在布置教室时则要从保证教室简洁性出发,避免出现过度花销等现象。在安排座位时则要从远离门窗等位置为主,避免其受到户外活动的影响。第三,做好教学安排工作。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要从课时特点出发,完善教室架构与活动顺序。在课堂中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在学生探索出问题答案后则要求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来完成汇报,教师也要及时倾听学生的观点,以此来做好总结工作。通过完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及时跟上学习进度,同时也可以吸引其目标,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多动症儿童积极参与到协助教学中去,通过准备教具等来帮助其在活动转换中能够深入接触课程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引入多媒体技术出发,在丰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来刺激多动症儿童的感官,确保其能够实现动与静的融合,提高学习效果[4]。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儿童多动症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所在,所以教师就要掌握多动症儿童的具体表现与特点,在分析儿童多动症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来引入班级干预措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结合多动症儿童特点,以此来吸引多动症儿童的目光,培养其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为自身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蓓娟. 儿童多动症班级干预策略的个案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 2018,(09):67-67.

[2]朱巧玲. 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2):23-24.

[3]张红静. 潘芳. 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 山东教育科研, 2017,(05):72-72.

[4]陈静静. 儿童多动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 (04):119-120.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低段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