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早期婴幼儿音乐启蒙

2019-09-10田继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游戏

摘要:早期婴幼儿的特点是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何激发早期婴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让音乐更恰当地融入学前教育,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

婴幼儿音乐启蒙是一种以音乐为基本元素的教育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听、唱、跳的过程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婴幼儿的艺术素质,陶冶其情操,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和模仿能力。

早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何激发早期婴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教师如何提高音乐活动的有效性?这对于教师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自2008年以来,我结合我自己大学期间的音乐学专业,并结合工作以来的体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加入音乐元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创建愉快和谐的活气氛,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这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益,为以后艺术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音乐活动中,如果教师能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他们一定会乐学,主动学。因此,教师要去了解、亲近孩子,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推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1)设置有趣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会使幼儿的兴趣高涨,这样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教师组织活动时,要一下子抓住孩子的眼球,让孩子对你的活动内容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运用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感染到幼儿的情绪。如在组织中班音乐活动《春雨沙沙》时,通过播放春雨、雷雨的声音,幼儿倾听比较,找出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模仿两种声音的不同,极大的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欣赏歌曲环节,幼儿能够说出听了这首歌的感受,理解歌曲当中为什么春雨的声音是“沙沙沙”,而不是“哗哗哗”,幼儿能够自编动作表现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种子出土发芽的喜悦。活动延伸到表演区,鼓励幼儿继续学唱歌曲,进行表演。

(2)教师全身心投入,树立模仿标杆

早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模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教师表演的方法来感染幼儿,激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组织小班音乐活动《小胖鸭子捉迷藏》中,老师带领幼儿做游戏“小鸭走路”,激发幼儿的兴趣。学唱歌曲环节,较合拍的做鸭走、游水等动作,鸭妈妈带领鸭宝宝进行捉迷藏,引导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躲藏动作。当好“表演家”,做好幼儿的榜样作用,这样幼儿参与活动才会更积极、更有效,从而使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地畅游。

2.运用多种表現方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染力

早期婴幼儿年龄段是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并容易进入角色,几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共同感受欢喜和悲伤。这样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1)语言表现要生动、形象

听故事、听儿歌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活动中通常将音乐中的形象创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并尝试让幼儿去扮演角色,让他们从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的内容,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带领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在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噜啦啦洗洗澡》时,活动重点是能随音乐有节奏的扭动肢体,练习节奏。将歌曲创编成故事:夏天真热,妈妈给宝宝洗个澡凉快凉快吧!(老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运用道具让宝宝给娃娃洗澡,幼儿大胆的做动作,运用有节奏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有效的引导了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扭动,将活动目标淋漓尽致的巧妙的达成。

(2)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变

早期婴幼儿生活经验贫乏,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教师应该开动脑筋制作一些形象直观的图画、头饰等,这样幼儿便会很快地被角色所吸引,从而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如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时,首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寻找春天,“小草绿了、春风暖了、小鸟飞回来了......”,通过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环境的变化,让幼儿说出春天的感受,能进一步理解音乐,为表现此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体验成功和快乐的情感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多次玩,仍然兴趣盎然。

游戏教育化是针对自然状态下游戏处于放任状态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具体便落实在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让幼儿充分、完整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在结束活动时,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歌曲《笑一个吧》,让孩子们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升华。这样,幼儿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学习倾听音乐优美的旋律,感受音乐赋予的快乐,表现音乐内在的情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教育游戏化是针对幼儿园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远未成熟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音乐的感染力和引导完美的契合了幼儿教育的游戏化,具体落实在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音乐活动,在音乐的教学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音乐带来的升华。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早期婴幼儿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只有提高他们的兴趣,让婴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安详或者明快等音乐氛围中,他们才会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从而乐于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并以此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田继云(1984.10.04-),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学士学位,职称:中二,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婴幼儿音乐游戏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