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探索和实践

2019-09-10吴文青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

摘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实现实践育人,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载体;是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文章结合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对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导向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增加领悟,有助于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创新创业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1]。实践教育基地在学用相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是高职院校堂教学,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校中企”实践基地建设探索长短交替,工学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不仅可以深化校企合作,而且是资源共享、人才共享的重要平台。结合高职院校及专业实际情况,建设“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工作岗位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将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创新发展。

1、“校中企”实践育人平台的意义

实践育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贴近实际”教学规律,通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把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实现“知行合一”,是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1.1 践行“现代学徒制”,促进学生成才

“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是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的平台和实践场所。在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双体系”课程结构,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规

律,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承担实践育人的要求。高职院校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与教学工作时间上有冲突,存在形式化、不系统的缺陷。“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设在校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能做到系统化、常态化,能真正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1.3 促进校企合作,践行双主体育人,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是真实运营的企业平台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践行现代学徒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企业的目的是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师充实技术力量及选拔学生作为储备人才,双方目的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壮大。在基地平台上,企业投入的是管理经验、专业技能、实习指导教师等智慧投入和一部分设备,学校投入土地、房屋、建设资金等以及优质师资,在校企将各自的优质资源以满足双方需要的方式优化整合后,“校中企”实践教育基地就能成为高职院校践行双主体育人,促进特色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2、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安徽博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博强”)为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安徽粮院”)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双方在“真账进校园”、“博强财税训练营”等合作形式的基础上,2019年双方签订协议,在安徽粮院建立“会计共享中心”,安徽博强在安徽粮院设立分公司进驻“会计共享中心”,选择所代理的部分典型企业的会计资料,指导学生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双方共同投入设备、会计软件、人员等资源,不同年级的会计专业班级根据其教学进度,每学期进入“会计共享中心”进行为期半个月左右的会计实训和纳税申报实训,同时定期举办“博强财税训练营”,向学生传授财税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选择一部分取得初级会计师職称证书,有从事会计工作资格的学生常年在“会计共享中心”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使实践教学活动常态化、规律化。

2.1 明显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会计工作因涉及专业资格、岗位责任及会计资料的保密等原则,一般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机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均面临实习难题,安徽粮院通过与安徽博强共建“会计共享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预计全年能接纳500名以上的学生参加专业实习,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问题,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

2.2升级现有实践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育人,目前会计专业的实践育人,多是在校内通过实训室、实训软件和模拟企业的资料,开展仿真会计实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资料,但无法模拟会计工作环境,业务办理流程及办理业务流程所涉及的企业管理制度;其次,仿真会计实习只能模拟会计核算,无法模拟会计监督。设立“会计共享中心”,作为“校中企”的实践教育基地,由代账公司的会计人员带领学生“真账实操”,是在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里进行会计核算,必然涉及会计监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从“模拟仿真”到“真账实操”,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有了质的提升。

2.3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成人成才”,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任务[2]。在会计共享中心,学生初识行业发展,认知了职业定位和职业能力需求,提高了专业技能,培养了职业素质,明确了职业道德,确定了学习目标,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在校企协同努力下,通过“校中企”实践基地的锻炼,共同培养会计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4形成协同育人的模式

一是共建实践基地与师资队伍。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智力、物质、会计和税务信息资料,利用企业的客户资源,形成基地建设和运转制度;并重视对企业人员教学能力和学校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使校企双方的资源凝成整体,形成合力,有效嵌入人才培养过程[3]。二是共建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发挥校企的双主体作用,校企共同研究确定适应安徽省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重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业务流程、会计工作程序等体现在课程中;同时根据会计岗位能力需求的研究,选择和组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模块化、综合化,具有较强的工学结合特色。三是共建实践教学模式。校企联合进行课程开发 , 将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项目,安徽博强所代理客户的生产经营资料、会计资料和会计软件作为教学资源,将企业会计专家聘为导师,采用现代学徒制,将代账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协同育人有机融合。通过社会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构建创新型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有机链接日常教学、跟岗及顶岗实习、就业等教学环节,形成了学校与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双主体”联合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新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复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四是学科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是“会计共享中心”、“博强财税训练营”、“博强会计技能比赛”系列活动的重要目标。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算、监督、控制、评价职能,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职业认同,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是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共建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由学校企业共同主导制定课程题库和教学考核评价方案。

3.结束语

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实践育人途径,大胆进行实践,构建了内容丰富的会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为其他高校开展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些许参考。高职院校实施“校中企”实践育人模式,是促进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全面推动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坚持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践行现代学徒制,必将推动学院和专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 3) :7-9.

[2]许新国,温玲子.打造“校中企”实践育人基地, 全面推动特色专业创新发展——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9(4) :60-61.

[3]魏专,温辉,滑广军.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析——以湖南工业大学校外实践基地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 ( 10) :22-23.

基金课题: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博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8sjjd053);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参与“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对策研究(SK2019A1107)。

作者简介:吴文青(1964-),安徽太和人,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