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

2019-09-10徐飞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生活元素高中物理

徐飞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用实践意识,同时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巧妙借助生活元素,不断优化课堂导入形式,开展趣味性的生活实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元素;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60-02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应强化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下,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难以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诠释课本知识,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立足高中物理教学,探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元素的渗透。

1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元素渗透的意义

1.1  激發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显得相对困难,而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基础概念、定律和公式等,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相比之下,生活元素渗透于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常见的物理现象、生活案例等开展课堂教学,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不再那么困难。同时,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物理现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1.2  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意识

学生学习知识,其主要目的应是实践和运用,而不是仅为了应试。不过,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即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应试,而不是为了实践和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应用和实践的意识,且应用和实践能力较低。如学生在学习了物理学中的电学后,却不懂自己家中一个简单的电路布置。生活元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的教育模式,尤其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案例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生活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3  降低物理教学难度

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物理知识是抽象的,是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讲解课本上的物理知识,难免会因为知识的抽象性而使学生理解困难。而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用学生常见的物理现象、生活案例等解释抽象化的课本知识,能够实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

2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元素的渗透对策

2.1  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

教育与生活往往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结合物理课程与生活实践,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建立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教师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关于“惯性”的物理现象很多学生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将这种关于“惯性”的物理现象与专业化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惯性的案例进行课堂导入。如可以用有关行车安全的常识问题导入:“行驶的车辆间为什么要保持车距?行车过程中系安全带的作用是什么?车为什么有刹车距离的说法?”。也可以用奔跑的生活体验来导入。如请几个学生在教室空旷处奔跑,体会突然停止时的身体感觉,然后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现象。类似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要认真地用专业知识术语诠释出来,对学生而言也许会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通过生活现象过渡到专业知识的讲解,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2.2  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物理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和物理科学素养,同时也是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提升实践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电学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做电器小发明,如简易的电风扇;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简易的遥控开关电路图,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笔者在教学中曾经找来几支废旧的手电筒,让学生拆解和观察手电筒的构成原理,然后自己动手仿着做各种个性化的手电筒。学生完成相关实验操作后,都很有成就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2.3  借助生活现象强化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现象等诠释物理知识,强化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杠杆原理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案例给学生解释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原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剪刀、开瓶器、天平、筷子等运用的是什么原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巧妙借助生活元素的渗透,给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用实践意识和实践运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耿林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6(10).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生活元素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高中物理实验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