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价值观察
2019-09-10王黎
王黎
[摘要]目的:观察对心理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将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现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乙肝肝硬化;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194-01
肝硬化主要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程相对较长,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容易引发多中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主要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与我院收治的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8.84±9.82)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4.32±1.0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59.18±10.02)歲。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4.82±1.22)年。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并发肝癌等恶性肿瘤,合并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内容:(1)以温和的态度及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的疏导。(2)鼓励患者相互认识,减少患者孤独感。(3)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4)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5)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大致病情,对疾病的治疗做好心理准备。(6)注重病室的干净卫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通过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用WHOQOL-100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计数和计量资料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分别运用百分比和标准差表示、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
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显示:观察组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得分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此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释放,得到一定的心理支持,进而调整患者面对疾病的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显示:观察组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得分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基于此,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认识到不利于治疗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以此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进而控制患者的病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扩患关系,护理人员在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时,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和配合,进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通过有效的治疗,环节患者的负性情绪。除此之外,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患者,进而促使患者得到足够的心里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