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手工匠人抱团发展

2019-09-10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吴中区史志苏绣

郑晶心

一起取长补短

中国的手工匠人散落在民间,有的几代人默默坚守,但境遇尴尬,一方面凭此赚不到钱,另一方面因为苦、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坚持去学,这让一些手艺面临着即将绝迹的困境。不少年轻人愿意放弃外面的诱惑,传承家族的技艺,但能够坚守多久?在高科技、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无论是技艺层面还是理念层面,无不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又如何找到变革的基因和交流的同道?

2019年9月21日,这些年轻人终于找到了交流的机会,因为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的召开,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也在当天成立,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青年手艺人朋友们欢聚一堂,相聚苏州吴中。

能够加入这个长三角青年匠人的交流平台、展示平台、发展平台和提升平台,85后青年手艺人史志晔很是欣喜。他是苏州百年老字号“明仕阁”第五代传人,创办于1911年的“明仕阁”是苏式苏作家具的代表。

史志晔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数控专业毕业后,并没有立刻投入家族事业,而是在一家公司做研发工程师。一直做到要评职称的时候,他决定还是离职,回到家族事业中。当年,他的父亲史忠明也曾这样,在银行工作了一年之后,终究没有放得下这传了四五代的事业。

回归之后,史志晔先在家中的厂里,从最基础的做起,潜心学习了两年多。史志晔从小喜欢动手,学习木匠手艺对他来说,并不觉辛苦或是枯燥,反而很快乐。从设计到选材,从搭配到雕刻,每个步骤他都已熟记于心。

明式家具的生产、制作,整个行业都未形成一套教科书式的体系。红木家具作为小众市场的高端消费品,在无法成为社会主流审美的情况下,要怎么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一直是史志晔思考的问题。

因此,他参加了民博会、文博会之类的展会和赛事,一边学习,一边期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快,他认识了一位金砖手艺人袁超,两人年纪相仿,理念相合。他们都意识到,传统工艺要吸收新思维、新理念、新观念、新表达,将日常生活经验、学习所得、思悟所得,统统融汇到作品创作当中去。在江苏省第四届雕刻艺术大赛上,两人合作推出了《姑苏繁华图》,将明式家具制作工艺与陆墓金砖的绘刻进行结合,使得两个苏州“百年老字号”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除了金砖,史志晔还尝试了与诸多传统工艺结合,例如漆器、核雕、苏绣、珐琅彩工艺等,将“跨界融合”做到了极致。

目前,史志晔身兼多职,既是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会长,也是东南大学大学生文化导师、江苏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成立后,史志晔一下子认识了很多手工匠人朋友,大家的交流多了起来,彼此之间有鼓励,也有探讨。史志晔说:“长三角的青年手艺人能够在这个平台一起交流,取长补短,为长三角文创一体化做一份贡献。我们在苏州工匠园有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的基地,利用这个基地可以打造我们的网上销售平台和产业化平台。”

互相鼓励,非常燃

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的实践基地设在苏州吴中,是有一定基础的。

2017年3月,苏州被共青团中央确认为全国72个、江苏3个新兴青年群体“筑梦计划”重点推进城市之一。2019年,苏州团市委联合苏州博物馆、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举办第一届“苏韵流芳——苏州青年手工艺展”,200多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手工艺人及其作品浮出水面并广受行业专家认可。

2017年3月,在吴中团区委的指导下,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在苏州博物馆正式揭牌成立,“青匠传承计划”启动。通过两年多的运行,目前,协会已有190余位会员、近400名圈友,会员中既有吴中区本地青年手艺人,也有苏州市其他区县手艺人,圈友更是遍布长三角各地。

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成立后,有400名长三角地区的青年手艺人加入其中。府涵璐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名大學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绣娘,担任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副秘书长和团支部副书记等职。

府涵璐一家五代全是绣娘,母亲府向红是一名苏绣非遗传承人。府涵璐从小看着家里的长辈张绣架、比绣艺,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刺绣,爱上了刺绣。

起初,府涵璐并没有打算女承母业,只是按照常规路线去上学、留学。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在美国洛杉矶找到第一份工作,担任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女士(Lily Lee Chen)的助理。

正是多年的留学和工作经历,让府涵璐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于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性,也让她认识到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不是因为“黄皮肤、黑眼睛”的外表,而是因为流淌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于是,她放弃了国外高薪和安逸的生活,毅然回国,和母亲一道致力于守护中国文化和苏州刺绣。

回国后,府涵璐还在苏州百年职业学院任教。这是一所国际化职业教育学院,在这里她发现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隔离感”,与她在英国留学时的感受一样。

她想,如果有一种办法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中国,那就是深入体验当地文化。为此,府涵璐决定在学校为留学生们准备的中国文化课上教他们最地道、传统的本地文化——苏绣。

一开始府涵璐并没有什么信心,没想到几节体验课下来,学生们的投入程度让她大吃一惊:“他们把自己民族的图腾和色彩融入其中,让我看到了很不一样的苏绣,这不就是文化融合吗?”学生的积极反响坚定了府涵璐用苏绣传播中国文化的信心,她在学校创办了苏绣传习所,成立苏绣传习学生社团,开设双语苏绣课。短短两年间,她培训了来自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近千名学生。

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成立当日,府涵璐带了一队外地手艺人去苏州吴中的各个手工艺大师工作室、基地参观,现场促成了很多交易。府涵璐觉得,加入联盟,有更多的机会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青年手工艺人一起交流技艺,彼此探索、创新、融合,大家为了同一件事情而努力,并且互相鼓励,这种感觉非常燃。她相信,在不断的交流、融合过程当中,年轻的手工艺人们可以有更多创新,有融合更多技艺的作品诞生,事业会更加发展壮大。

府涵璐不止一次感叹:“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代!有这么好的平台,更应该努力做好。身为青年人,我们要扛起文化复兴的大旗,多做实事。”

猜你喜欢

吴中区史志苏绣
十指春风,落针苏绣如画
浅谈我国苏绣工艺的特点与传承
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吴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资纠纷防控机制研究
地标性大米品牌吴中大米的建设现状及建议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