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2019-09-10王琦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学实践应用

摘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现了我国的教育模式、教育过程,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与与小学及中学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针对心理发展已经成熟的学生。现阶段在对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以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高等教育教学中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也有一定的心理发展规律可循,所以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应用与实践的重要性,探究如何更好的让心理学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心理学;高校教育教学;应用;实践

引言:心理学是一项专门研究人在活动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科学,因为人类属于高等动物,所以对人类的心理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对于所有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能力考评,都会检测教师的教育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掌握程度,这也说明了心理学在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实施更加符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能够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规律,制定更加符合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而让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完善,使教育能够不断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没有将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心理学在实际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改善。心理学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心理学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高等院校的学生还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学习阶段和学习过程才能够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及技能,虽然高等院校的学生心智已经接近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叛逆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为了加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践性,高校的教师及导员需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教师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厌学心理,以及改变很多的逃课现象。第二个方面就是心理学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双向互动过程,要想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能够达到心理相容。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还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变化,从而能够做出更好的学习状态调整,让自己以最好的学习状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总而言之,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高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更加顺利的完成,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通过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也在不断的完善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从而保证高校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

二、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

1.教育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

根据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为了更好的贯彻我国教育部门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方针政策,教师需要不断的研究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及身心发展历程。所以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可以依据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班级全体的身心发展阶段,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发展阶段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第二个方面体现在教师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可以依据心理学的内容观察学生对于本节课及某一个知识点的反映情况,以心理学相关内容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进行判断,从而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除了在相关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也关注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的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第三个方面主要是在课外活动以及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不良行为以及不良习惯,对于身心不能够健康发展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学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高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要不断的应用心理学的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并且严格的要求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现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高校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以及情感思维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所以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方面,能够和教师站在同一个高度上。但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比学生更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更精深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加尊重自己,就需要不断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更精准的分析学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和学生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成为知己和朋友。因为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极易产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代沟,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为依据,让自己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自己和学生处于同一心理年龄阶段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和学生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所以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更幽默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喜欢教师的教学过程。

结束语

虽然心理学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高校仍然不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只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训练,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根据我国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还要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集体,因此心理学的应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昂亚轩.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J].智库时代,2019(09):73+82.

[2]刘甜玲.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黑河学刊,2018(03):145-147.

[3]王娜.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04):106-107.

[4]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61-63.

作者简介:王琦(1983.07-),女,湖南长沙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实践应用
“没有用”的心理学
跟踪导练(二)5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