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化策略:让“进校园活动”更具育人价值

2019-09-10吴惠强林佳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性每学期进校园

吴惠强 林佳

各种“……活动进校园”对于学校教育是一项有益补充,不同门类的活动还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专项素养。但凡事过犹不及,各种活动在校园中过于泛滥反而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笔者认为,对于进校园的各类活动,学校层面首先要做好审核与筛选工作,并最终以“课程化策略”让活动真正发挥其有效的育人价值。

活动之于学校并不是“多多益善”,只有把那些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且具有学科课程无法达成的价值和功能的活动引进校园,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让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活动的有效价值。因此,“对学生是否有教育价值”和“是否是学生当下必须接受的教育”应当成为判断“活动进校园”是否必要的标准,即从是否“合教育性”的视角出发进行审视。

“合教育性”的审核内容应包括考量活动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课程的基本规范等方面是否吻合。“合教育性”的审核,不仅可以提高“活动进校园”的门槛,也是对学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例如:“廉政教育进校园”活动对于校长、教师更有必要,若从学生的视角考量则价值不大;“企业文化进校园”若进入职业院校,针对性可能更强一些。再如:对于某些位于“书画特色”“书法之乡”等地区的中小学,如每学期仅仅开展一两次的“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就显得过于单薄,反而不能彰显地方特色。

给臃肿的进校园活动瘦身,关键在于对各种进校园活动及其主题进行相应的整合。

针对近年来进校园活动对学校日常教学秩序造成干扰等问题,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已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对中小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实行准入制。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活力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更是在2019年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每学期提前梳理进校园活动,向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申报。教育行政部门汇总申报材料后进行集中认定并公布合规的进校园活动清单,学校每学期在清单中选择不超过5项活动组织开展。这样的规定,就使得学校管理者可以把目的相近、内容相似、领域相同的众多活动进行筛选归类,让真正优质、出色的活動进入校园,提升活动的整体育人水平。如“戏曲进校园”“书法家作品进校园”“魔术进校园”“非遗舞蹈进校园”等活动就可以整合统筹,统一归为“高雅艺术鉴赏”活动,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

学校管理者在对进校园的活动进行统筹整合时,要始终以“培养怎样的人”为衡量标准,凡是与学校“怎样培养人”的课程体系相抵触的“进校园活动”要坚决拒绝;相关度不高的要坚决“瘦身”,为学校松绑,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

课程化是解决当前“进校园活动”泛滥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所谓“课程化策略”,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将进校园的各类活动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的过程。从活动到课程,有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等要素的“加持”,活动实现了身份转换,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大提升了其育人价值。

获得“课程地位”的活动表现出四方面特征。首先,有目标、有取舍,活动有了特定的教育对象,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原来“漫灌式”的活动转变为“精准式”的有效教育。其次,进课表、有课时,活动进入课程体系,明确了每周的课时数、每学期的授课周次,使得教育效果得以持续。再次,有教师、有研讨,活动有了固定的授课教师甚至是授课教师群,使得育人质量得以不断提升。最后,有质量、有考核,有了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质量的要求,有了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测量、考试及课程实施的评估,有了基于测量结果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的改进和完善,以及一整套确保课程质量的管理机制和规则,使得活动能够真正助力学生实现全面、个性的发展。

学校管理者可结合自身特色将进校园提升为一门内容扎实的校本课程或是拓展性课程。如倡导国学特色的学校可重点做好“戏曲进校园”活动,而重点开发创客课程的学校就可以推进“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等。若单独开设课程较为吃力,学校也可以考虑把活动与现有课程中内容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如戏曲、非遗舞蹈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为课程总目标,与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进行统整。

(编辑 杨晓梦)

猜你喜欢

教育性每学期进校园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