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2019-09-10刘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刘静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初中美术是优雅艺术,是教师开展情感渗透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阵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学并未达到教学目的,而导致该种因素的原因在于:情感教育并未渗透其中。对此,文章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滲透

前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作为核心,常常被美术技能教学所掩盖,影响了情感教育的渗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难以达成。对此,教师应重视情感教学,通过美术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深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中的丰富情感,全面发挥美术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美术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

1、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真实体会社会情感,吸引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为学生前进步伐树立正确方向,推动学生向前发展。并且,将情感教育纳入美术课堂,不仅推动了学生发展,还培养了学生文化水平、专业素养与品德。同时,情感教育的引入,还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对情感教育的理解。对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感恩世界,保障学生情感态度的正确性,为初中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

2、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初中美术教学的并不受重视

进入初中之后,成绩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升学的根本,中考成绩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高中的资质,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所能够进入的大学。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普遍重视需要考核的学科,将不列入中考内容的学科作为辅助课程。初中美术教学作为辅助课程,很难得到教师、家长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的看法。同时,美术课堂课时有限,还经常因课程冲突被主科教师占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仅仅能够讲完教材内容,情感教育难以有效展开。

2.2、教学水平不足,缺乏创新精神

新课标的落实,初中美术教学进入了改革阶段,但是,多数美术教师仍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展开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育;当然,某些年轻教师根据新课标,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将目光放在实践教学中。总之,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堂,都缺乏情感教育的渗透。即使在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因教师水平不足,情感教育运用并不熟练,美术教学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因教师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美术课堂的千篇一律,影响了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情感教育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2.3、师生交流较少,缺乏情感共鸣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机械式教育,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即使开展情感教育,也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对情感教育缺乏深入挖掘,忽视了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并且,在课下,教师很少与学生见面并交流,无法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展开美术课堂,课堂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情感教育更是如空中楼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影响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发挥。

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应针对性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下文简述了情感教育的渗透方式。

3.1、提高教师情感修养,强化学生审美观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关键一环,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而教师的情感修养,直接关系着课堂效率与学生未来发展[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自身的情感修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挥情感教育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设置教学课件,为学生传递自身的严谨与负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如:在讲解“中国山水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我国描述山水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古诗,通过对古诗的赏析,展现学生自身看法。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语文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视听说能力,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山水画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我国著名的山水画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轮廓等,引导学生感悟山水中蕴含的情感,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审美观念。

3.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推动师生情感的共鸣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为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课堂积极性难以保障,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受到抑制,影响了课堂效率与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思想,实施情感教育,推动师生的情感共鸣,实现高效教学课堂。具体可遵照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真正认识美术,了解美术教学的意义,而非一味枯燥的为学生传递教材内容与美术技巧。其二,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育方式,为学生展现各类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如:在“卡通故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喜好,播放一段最受欢迎的动漫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其三,教师可积极设置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师生情感共鸣奠定基础,将情感教育充分渗透至美术教学中[4]。

3.3、注重情感教材的挖掘,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材中含有诸多情感教育资源,因此,在渗透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材内涉及了爱国精神、工作态度、良好习惯等,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内容,为情感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如:在七年级美术教材中,“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能够带领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找九年级教材中,“中国美术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价值”,讲述了我国美术发展历史,教师可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价值,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爱国情感。总之,教材中的情感素质,只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将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搭建最有利的阶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学的并不受重视,教学水平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师生交流较少,缺乏情感共鸣。种种因素,影响了情感教育的渗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难以实现。对此,提高教师情感修养,强化学生审美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推动师生情感的共鸣;注重情感教材的挖掘,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如此,在美术教学中全面渗透情感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毅. 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18):114-114.

[2]眭志平.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 江西教育, 2018(6):118-118.

[3]叶莉. 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 人生十六七, 2018(2):73-73.

[4]王桂珍. 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648(28):22.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思考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