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综合素质探析

2019-09-10张晨鑫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素质

张晨鑫

摘要:图书馆公益论坛的主持人是论坛的灵魂人物,主持人的素质决定了论坛的水准和品质。对公共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的认识缺位,是对主持人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新媒体带来的文化感受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对论坛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公益论坛;素质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本上已經进入了小康社会,与此同时大众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提出来了更多的需求。人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精神上的娱乐,同时希望能够在娱乐中学习到知识和文化,这样无疑提高了对大众媒体的要求。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作为大众媒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对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的认知偏差

1.1论坛主办方认识偏差

很多图书馆公益论坛主办方在主持人的选择上,往往注重的是被选择者的身份、地位、名气,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两点:首先,忽视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论坛主要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将各种脉络形成有机主题,并层层推进。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各环节行进中要切实把握好对于主题的粘合程度,从而营造出较强的以主题为中心的话题气场;其次,忽视了论坛内容的专业性。作为图书馆公益论坛,其内容必然涉及到许多领域,如果主持人对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和了解,就不能做到与嘉宾的呼应和互动,不能起到嘉宾与听众的桥梁作用。有的论坛主办方也会聘请行业大咖作为论坛主持人,他们固然对论坛主题的专业性了如指掌,也能与论坛嘉宾形成良好互动,更能增加某一话题的深度。但是他们并非专业主持人,在整个论坛流程的把控上会略显生涩。没有专职论坛主持人,客串者往往是临危受命,准备时间短促,主持效果可想而知。

1.2论坛主持人自身的认知偏差

一些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有所偏差,认为办论坛就是请专家来讲课,主持人只需介绍专家个人履历、各种头衔以及学术成果,报告结束后,说几句夸赞和感谢之类的话,认为论坛主持是一种程序性工作,技术含量低。这种认知偏差造成的结果是,主持人缺乏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针对主持技能提升的讲座和培训缺乏热情,对于针对自我素养提升的专业书籍和百科知识缺乏兴趣,对于新时代和新变化缺乏敏锐的认知和深入的研究,对于新媒体和新技术缺乏开放包容的精神和批判吸收的能力,对于论坛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缺乏系统的梳理和主动的链接。由这种认知作祟,论坛主持人就不可能把论坛发展作为自身的事业来对待,不可能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当作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追求。

2、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

2.1多方搭建平台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在图书馆学会中成立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专业委员会,设立从国家到区县的各级机构,制定针对主持人行业的法律法规,健全汇报评价和督导监管体系,完善主持人等级评定考核标准,加强对主持人行业的规范及引导。各级图书馆或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策划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针对主持人的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开展针对主持人的竞技比赛与交流论坛,拓宽主持人自我展示提高的平台。社会媒体和宣传部门可以增设更多公益论坛栏目,强化主持人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加大对优秀主持人的宣传推广力度,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主持人。

2.2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从业者,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职业道德。播音主持作为媒体发声的媒介和桥梁更是要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注意自己自身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于主持人来说其所有的行为话语都会受到外界的关注,甚至对于社会风向具有了导向性的作用,所以就更加应该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必须要坚持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敢于说真话的同时不是抬杠和较真。身为主持人对于舆论的导向有着引导性的作用,不能畏惧强权受到金钱的诱惑,自身要有抵御诱惑的能力,要时时刻刻的记得自己身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要具备媒体人应该有的素质,对群众负责,对自身负责。比如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中掀起了巨大的反映,因为其反映了社会中的真实现状,环境的破坏等尖锐的问题。从而带动了一股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的优良社会风气,是真正的对于社会问题有帮助的,是真正的做到了媒体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跟柴静比起来,一些阿谀奉承,见利忘义,断章取义,杜撰假消息的造谣媒体高下立判。所以,对于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也是同样,要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时刻记住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断的提高,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是再好不过的。

2.3强化自身专业化技能

作为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必须要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熟练的表达出来。同时做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一定要学会用气,运用声韵,使自己的讲话听起来动听,容易被观众接受。另一方面,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通过书本和实际生活来丰富自己。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如果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自身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很容易在主持节目时出现尴尬的现象。因此,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提高自我,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不会被时代和潮流所淘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图书馆公益论坛中,尽管主持人并非主角,但却是现场的中心,主导着话题的走向,直接影响整场讲座乃至栏目的质量。公共图书馆公益论坛主持人的兼职、客串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主持人作用的认识缺位,是对主持人综合素质认识的偏差。这种认知,不利于论坛的持续发展,不利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的扩展。论坛主办方和主持人要认识到,提升主持人综合素质,已经不是个人志趣,而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样认识问题,才能促成主持人结构性的生成能力与公益论坛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晖.浅议讲座主持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3-194.

[2]欧洪乐.浅谈播音主持的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J].采写编,2017(2):104-104.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爱的艺术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微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