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实践研究
2019-09-10陈乔英
陈乔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进一步的渗透,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具有了更多的重视,“少教多学”成为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教学概念。在语文的教学中,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关注,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殊学习要求以及学习的特点,展开语文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应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参与思考,在课下阶段,教師也需要引导学生就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的总结与学习。基于此,本文展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不仅需要对于基础的语言文字内容进行学习,也需要结合语文的学习内容,应用阅读的方式,对于自我的认知结构进行完善,应用文学艺术的学习构建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些过程在教师的教学中进行的程度较为有限,学生需要通过自我的学习、理解、思考,完成深化的领悟。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视。
一、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的学习中,随着学习难度的上升,课本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内容较为有限,教师需要对于课前预习的阶段进行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说节选类型或者是改编类型的文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小说的原著进行了解,对于原著的作者,重要人物以及主要的内容能够准确的认知,应用整体性的认知投射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来。在预习时间较为充裕的状况下,例如长假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原著进行整体的阅读。此外,教师也可以对于课程的预习进行前期的计划准备,引导学生在寒暑假阶段进行多种课外的阅读拓展,群文阅读等。在前期的自我学习以及知识的拓展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及时的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在其中做到,有来自于文本以及拓展内容的认知,同时,能够应用自己的拓展,达成对于学习内容的独立见解,即是能够有所输入并且有所输出。由于阅读的过程是由学生进行独立完成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总结内容也是根据个人的经验与理解完成的,因此整个阅读学习的阶段都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1]。
二、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其中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这一阶段,是学生能够对于自我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以及沟通表达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表达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1、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交流的意义不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的思想情感内容日趋复杂,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都不相同,其对于学生的引导一般与学生的学习思考角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彼此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寻找到理解的共同点,同时能够对于自我理解中存在的独立思考内容有所认知。
在小组的组织模式上,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以及学习的能力进行组别的划分,使得在统一小组中学生能够具有较为相似的分布特征,能够有善于沟通表达以及协调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在组内展开协调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关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发言与学习思维的过程。例如,科普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小组沟通中明确的阐述自己得到的新认知,并且将这种认知与自己在生活中所得的相似认知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课本中的科普文章所具有的独特意见,明确文章中的论点。学生在归纳总结时,可以把握文章核心内容,并完善自己阅读的方法,客观评价自己的整体阅读,找出不足的地方,还应该学习别的同学优秀的阅读经验,取长补短[2]。
2、进行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环节
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之后,将会产生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阶段中这些问题并不能够得到较好地解决,因此需要在课堂的集中提问回答环节中,对于学生的这一阶段的问题进行关注。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需要对于学生问题进行评价以及解答。在第二阶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要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对于学生展开提问。例如,在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写作中的语言特点。因此,就需要就类似的文章进行对比,使得学生在观察两篇或者多篇文章的过程中,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之处,就文章的语言风格对比进行提问。
三、在课后的学习阶段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学习与练习
在课后的学习阶段中,学生需要就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展开自我的学习与练习。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明确,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形式与内容都较为精美的文章,进行仿写的练习等。
在这一阶段的作业完成中,教师需要进行积极的参与,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以及作业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监督,及时的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得到鼓励,或者找出自己的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相对敏感,比较在乎同学、教师对自己的印象评价,身为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他们鼓励与肯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3]。
结束语:
“少教多学”模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因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理解该模式的内涵,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与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拜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实践探究[J]. 学周刊,2019(14):27.
[2]马颖颖. 初中语文“少教多学”实践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8,5(12):364-365.
[3]张进雄. 少教多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J]. 成才之路,2015(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