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研究

2019-09-10李三中田宇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中国特色人才培养

李三中 田宇苏

摘要: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宣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青年学生曾现出新特征、面临新挑战,如成长环境优越,高度依赖互联网,知识、思想甚至感情在网络上、微信上、自我意识强;同时,青年學生自身也面临着来自外的压力、意识形态渗透等等。因此,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实,重在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班级建设;人才培养

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班级也可看作是高校的细胞,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阵地、主渠道。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在整个高校管理体系中,班级是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环。去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班级为载体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一直以来,有关高校班级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实践与视角等,都开展了一系列班级建设工作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班级建设经验,丰富了班级建设的理论。概况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2.1 从整体视角开展研究

从这一视角出发的研究者,大多将班级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综合纳入班级建设的各个指标系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如李玉华等,班级看作一个团队,团队建设好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班级建设过程中要提出共同目标、发挥班主任作用、抓好学生党建、提升班级氛围等整体性措施(李玉华,李召存,2014)。张艳萍更是在分析了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加强班级建设的系统性建议措施:从班级制度建设、班主任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班干部选拔与培养、班级特色项目、班级学风文化等综合考量(张艳萍,2011)。何进在梳理传统班级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日常实践的分析提炼,提出了:从班级目标、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学生干部培养四个维度,以提高班级凝聚力为核心、学生成长成才为切实利益出发点的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何进,2014)。谷雨从入学引导、制度建设、班级文化、班干部队伍等四个维度论述新生班级建设实践(谷雨,2014)。还有从更加宏观层次来研究班级建设的,如查晶等,从学校层面、班级层面、学生层面三位一体的探讨了班级建设是一个协同努力的过程(查晶,刘宁,2011)。

2.2 从单一视角开展研究

这类研究不要在研究过程中,强调某一个方面,或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来研究班级建设。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把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方面,认为加强班级建设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杨为民,刘彦:2010)。班干部视角,研究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吴银银,2012;殷姿,2015;刘彦,董俊杰,2009)。专业特色视角,从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开展的班级建设实践研究(黄磊,王英国,2015)。学习视角,通过建立优良学风、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探索学习型班集体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林林,铁俊,2011;叶苗苗,2017)。班级文化视角,研究班级优秀独特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金根木,胡俊,2011;高莹,2010;)。同时,还有学者从班级党支部建设(张明婧,赵菊,刘柳,2015)、班级激励机制(刘险得,2010)、自我管理(高凌风,陈文亮,2012)等层面论述了其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和运行机制。

2.3 基于某一理论视角开展研究

关于班级建设的研究,除了具体的实践层面的探索,诸多学者也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如张桂生的人格本位理论(张桂生,2010)、程莉等的协同效应理论(程莉,林秋琴,李红,2013)、仵林军等心理场理论(仵林军,曾绍军,2013)、朱玲利等目标管理理论(朱玲利,何庆领,2014)、王茜等生命周期理论(王茜,刘超,2016)、付逸飞的核心边缘理论(付逸飞,2017)、郑清文的扎根理论(郑清文,2017),等等。

三、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上需要充分的考虑实际班级需求。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好班级个性化建设,保证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友好和谐状况,从而有效的让班级工作顺利展开。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声誉,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班级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尤其重要,它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班集体内师生共同弘扬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康的昂扬向上的班级文化,是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是创建优秀班级的内在要求,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语:通过梳理班级建设研究文献发现,在班级建设研究的整体视角方面,在班级建设领域的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方面还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探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思想和模式;另外,探讨的视角决定了研究者会更多将精力集中在全局角度,而对班级建设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层面和领域的思考还需深入。在班级建设研究的单一视角方面,虽然研究者从某一个领域、角度出发,开展了深入、广泛研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的出发点决定了研究缺乏整体思维、全局思维,没有将班级建设纳入高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全局,容易导致在班级建设中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

[1]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培育学生领导力[J]. 白芸. 现代教学 2019年06期

[2]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刍议[J]. 尚向阳.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9年04期

[3]浅议高职院校班干部选拔培养及考核创新[J]. 骆志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4]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万成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35)

[5][8]高职院校易班网络班级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高晓霞,车丽萍. 改革与开放. 2016(01)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中国特色人才培养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