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学生治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中改进的问题

2019-09-10黎林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黎林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逐步扩大,机电技术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加上教育部门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对职业学生班级管理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高职班级管理的探索研究,从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逐步结合学生治理的模式,分析在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班级管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治理;班级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

一、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的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男生居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还在扩张,班主任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学生如何更好地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对学生治理越来越重视,将治理理论从社会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并形成学生治理体系。但实际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未解决,本文首先从教师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学生治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的現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谈论学生治理如何更好地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中去。

二、学生治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的现状

根据对苏州市工业园区及周边其他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了解,大部分的职业学校都制定了以传统机械制造为基础,结合当代加工制造和传统机电维护为基础,开发了自动化的生产模式,这对班级的管理有着促进作用,大部分学生在这新型的专业环境下,知道自己要学文化课基础,又要学习专业知识,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和研究学生治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就非常有必要了。

1.学生会层面。学校分系部进行管理,各系部有学生会配合老师日常管理,这对班级的管理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学生会工作量很大,不能针对每个班的各项事情,很多问题都是通过班主任在执行各种管理和活动。这样对班级的管理就很局限,没有发挥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这对学生治理的实行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2.班委会层面。在选择班干部时,最先都是由学生自身意见结合班主任指定班干部职务,这样可能导致班委会有部分人没有真正投入到班集体中来,对班级的管理风气得不到积极正面的引导。加强班委会的自身发展,对学生治理的理论深入到每个学生心理。

3.班级管理制度层面。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性很强,很多班级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常规的,没有真正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色进行结合,脱离学生专业轨道,这对班级管理,学生发展不利。

三、教师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老师的任务也是比较繁重,在班级管理中会有很多地方欠缺,导致学生有很多没有管束的自由时间,这样的班集体大多数缺乏班级凝聚力、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

1.学校发展影响班级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注重短期发展,缺乏长远考虑,注重办学层次的上升和教育规模的扩大。只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没有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学生治理相矛盾。

2.学生治理思想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班级管理主体仍然是班主任,管理的对象始终是学生,管理的目的是学生听从老师和学校的要求。班级发展的效果基本上都取决于班主任的能力和管理态度,这严重影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发展。

3.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简单沟通,家长主要问孩子的成绩,班主任主要说孩子表现,只注重学生在校的表现,忽略了孩子的其他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品德养成、职业素养等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四、学生治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信息化背景下,拓展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应该建立更多的团体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治理,在学生治理体系中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凝聚力。

1.完善学生治理体系

学生治理要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管理中发挥良好的作用,结合学校学工、系部学工、再到班主任这条线为主体,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和平台,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在群体中的聚合作用。

2.促进学生治理工作开展

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生自治对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贯彻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将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促进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型人才,真正做到立足于学生发展,全面实现高职学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3.全面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学生治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是对学生的一个约束,也是管理过程中的客观反映。班主任对学生在自治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不仅要注重定量评价,还应该去分析学生行为、动机、效果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良好的学生治理。

新时期新观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学校要打破墙内办学模式,班级管理也需要突破创新,学生治理体系需要大力推广,转变传统模式,实现社会多元化主体的共同治理。不断的完善学生治理,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民主宽容的优良品质,引导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促进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国勋.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李业明,李桂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