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和运动教育模式的对比研究

2019-09-10曹玉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研究

曹玉仙

摘要: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针对当前体育课教学现状,将传统教学模式和运动教育模式进行对比,从主要特征、教学目标、课程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对学生的主体性塑造等方面進行归纳。通过对比,为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提供新的理论借鉴,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对比研究

1.主要特征

传统的体育教学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大纲则要求体育和健康理论必须专门占有一定比例的教学课时数,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这种教学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性学习等等,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丰富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面看,教师在课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但是对课堂进行部分分解,对教材内容限制过多过死,过分突出基本部分的内容和作用,忽视了其他部分的综合影响[2]。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1],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及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当代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目标与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有很大的相通性。运动教育模式主要是由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运动季”自己进行分组学习、训练和比赛,而学生更看重的是对运动项目及比赛方面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运动季(Seasons)、团队联盟小组(Affiliation)、正式竞赛(Formal Competition)、最终比赛(Culminating Event)、成绩记录(Record Keeping)、庆祝活动(Festivity)。

运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提倡每一个学生在团队中同等重要,知识技能的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赛季,,学生为了在团队中发挥作用,为本小组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想尽自己所能将自己的技术学好,学习动机浓厚,参与度高,从而促进了技术学习更为有效。经过一轮轮比赛的参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团队作战的能力,比赛的战术配合和技巧,并学会了比赛的规则,也从中建立了仪式感和规则意识,并成为成功的运动参与者。

2.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张掌握“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强调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获得运动技能、运动姿势,从而获得身体素质的提高,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组织纪律性、意志品质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教育学效益,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

运动教学模式学生全程主动参与,通过参与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到真实的、完整的运动体验,使学生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和高度参与运动热情的体育人[4]。为实现上述目标,西登托普又提出了10个具体目标:发展特定运动的技巧和体适能;在运动参与中,能鉴赏与实施合适的运动策略;适应身心发展规律,参与合适的运动;能与他人分享运动经验;养成负责的领导能力;有效率地在团队运作下,朝向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欣赏与了解运动典礼、仪式和运动集会的特殊意义;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参与运动议题的决定能力;发展和应用实践仲裁、裁判员、记分员和教练员的知识;积极参与校外和社区的体育活动。

3.教学过程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学期初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根据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计划及教学过程,在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运动强度,心率负荷,力图使发展体能和掌握运动技能二者兼得;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领导者、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练习效果的评价,都由教师一人决定。而学生只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从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练习,听从教师的动作指导,对学练内容进行自我改进[6]。小学阶段的水平阶段内容循环往复,但是学生的学习深度不够,熟练度掌握不精。

运动教育模式把整个教学单元设计为一个运动季,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7]。每个特定的时期又有其相对固定的内容组成。练习期让学生了解运动教育的目的、特点,形成课程常规,组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并签订责任协定;季前赛期各组成员进行理论、技、战术、裁判等运动技能的学习;正式比赛期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比赛策略以及多重角色(学生须担任裁判,教练,记分员与统计员)的扮演与欣赏比赛能力的培养;季后赛期熟悉多重角色的扮演,提高运动欣赏的能力,以最终比赛来结束整个运动季。比赛要营造欢庆的气氛和提供全体参与的机会,并进行记录保存,请相关领导参加进行奖励和庆祝活动,让学习气氛到最高点。

4.小结

综上所述,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否定哪一种或互相取代。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了新思想的冲击,但其注重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重视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炼。技术的“巩固性”教学和对动作的“规范化”要求对最终正确动作姿态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传统体育教学要加以批判地继承、改进,合理地扬弃。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教育思想与现行的体育课程所倡导的目标在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非常契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3个中心,即由以教师主导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运动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体验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符合高校体育的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易操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晓培.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周宏室.运动教育学[M].台北:师范书苑出版社,2002.

[3]杨军,刘林星等.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研究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导游实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劣比较分析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PBL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