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查中解决实在问题
2019-09-10杨昊
杨昊
2018年底我到扬州邗江区方巷镇工作。今年4月份开始,扬州在全市推行市、县、乡“三级联动”城乡日常巡查管理机制,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轮流当班、轮流主事,当日值班、当日管家。半年实践下来,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眾的距离,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
在巡查中摸清家底
方巷是扬州北郊最大的乡镇,由原黄珏、方巷两镇合并而成,镇域陆地面积72.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约5.2万人,镇内大小纳税企业约500家。这么大的“家当”,对我这个“新方巷人”来说,要想摸清“锅灶”,按照以往工作模式,没有个几年时间根本做不到。
如何尽快摸清“家底”,进入角色、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巡查机制给了我快速通道。利用每月3次的值班巡查机会,半年时间我先后走访20个村(社区)、380个村民小组、34家列统企业,看了很多,听了很多,谈了很多,感触也很多。我了解到,方巷有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70万元的邗江区定欠发达村标准,占全区欠发达村总数的三分之二。帮助它们在年底前实现增收致富、脱贫转化,成为我迫切需要完成的最大课题。
镇里最薄弱的珠玉村2018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仅24.74万元,三里桥村也就30多万元,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微薄的资产出租、资源发包收益。两个村集体增收渠道狭窄,收支难以平衡。针对珠玉村底子过薄的情况,镇里帮助其建成2000平方米光伏电站,新建2000平方米左右集镇安置区三产用房,成立河塘清淤、环境管护专业合作社承接项目,量化镇级资产庙湾河水产养殖收益,有效增加了其集体经营性服务性收入。
三里桥村账上有一些闲置资金,收点利息,效益很低。怎么为他们“开药方”?我与村干部共同梳理以前对外发包资产资源,对合同未到期、收益低的,对接承租方适当提高租金标准。对租期已到和即将到期的,提前落实承接项目,重新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招租。除此之外,投入80万元购置1000平方米厂房,帮助引进了环保效益高的项目落户,有效变资本为资产,变利息收入为租金收入,实现村集体收入保值增值。
通过巡查,我有了更多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摸清家底。既拉近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也拓宽了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思路,更提高了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水平。
第一时间“排地雷”
巡查走访是手段,及时发现安全、平安、和谐方面的隐患,并第一时间整改落实是关键。
鞋帽服装是方巷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消防安全理应慎之又慎。但在首次巡查从事外贸出口的一家工艺品公司时,我发现车间部分消火栓不达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及时按规定设置,当场提醒其整改。哪知企业负责人未曾放在心上,几天后被区消防大队检查发现,在市消防大队“挂上了号”。了解到情况后,我安排相关部门限时督办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不久,该公司消防隐患问题迅速整治到位、彻底销号,企业负责人充分吸取教训,从反面教材成了抓好消防安全的正面典型。
教育一直是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今年9月份,我巡查了刚启动实施的方巷中学风雨操场项目,学校负责人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也反映了一个听似简单但又复杂的事情。原来,学校门口有个“伤人电线杆”,前几年因路肩硬化,竖在了路中间,杆上缠绕着密密麻麻的电线,搞不清是什么线路,没人敢擅自乱动。天黑之后不时有人撞到或被绊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孩子安全无小事,我立刻联系城建条线负责人,安排供电、电信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查看会办,不许它再“守株待兔”。不到三天,电线杆被及时迁移。
巡查也是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风险隐患大排查、矛盾纠纷大筛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调度处置,既做到了防患未然消除风险,更有效杜绝了问题积小成大的不良后果。
现场办公解难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联合安邦是方巷老牌的化工企业,也是当地纳税大户,但因为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排放污染,在2017年就被列入邗江政策性关停序列,要求2018年全面关停。然而,在今年省生态环境厅扬州专员办“回头看”后,整改不力让方巷污染防治很“尴尬”。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我开始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走访,了解到各方想法。固定资产折旧费、人员清退费、拆除方案……我和大家一笔一笔算,一项一项过。企业关停的资金未到位,企业主不肯停工,群众的地多年被企业征用,关停后费用怎么算?我召集相关人员一次一次议,一个一个谈,搭建工作组开了数场协调会。对百姓动之以情讲大局,对企业晓之以理劝其落实主体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久拖两年的关停工作仅用了五个月,就完成职工分流安置、评估报告和方案编制、矛盾化解、危废处置、生产设施拆除等工作,正式进入全面关停验收“倒计时”。
农业大镇一直是方巷的“标签”。全镇现有耕地5万多亩,承担着邗江区30%的耕地红线保护任务。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加快,以及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废旧农膜处置成了一个大问题,留在地里既破坏土壤环境,也影响农作物发芽、吸收水分生长。
不要让地膜成为“地魔”,还农户一片净土,是种植户的心声,也是党委、政府的职责。在今年省市区统一部署要求下,我带领农业农村条线走访调研,在扬州率先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制度。依托上级补助,建立集中回收站,由镇统一买单,一举解决农膜“出路”问题。种植大户老杨的10亩西瓜地,每年产生约900多斤废旧地膜,如今拉到回收站能卖2000多元。对此,他还编了个顺口溜,“党委政府政策好,废旧农膜无处跑,如今集中统一收,地里作物长势好”。当前,全镇30多个瓜果种植户300多亩地使用农膜,回收率达到7成,近2个月已回收1.2万斤。
通过巡查,我实地查看、准确了解到镇村第一手情况,促进现场会办、高效解决问题,避免了工作层层汇报、要求层层失真、责任层层弱化的状况。
在巡查中了解民意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经常性地进村入企、访民问计、巡查走访,让我不仅看到了实情、听到了真话,发现了问题和短板,也为思考探索、推动工作落地落细落实,提供了很大帮助。
走访中,不少集镇居民反映饭后没处待、锻炼没处去,十分羡慕扬州市区打造了那么多的公园。镇人大代表也多次提出打造镇级居民休闲广场的建议。对此,我走访了好几个地方,听取了多方意见,最终选中了集镇紧邻房地产开发小区的一块“黄金地块”。
说了定,定了干。自今年5月开始,从规划设计、申报、编标、招标、开工到资金落实,工程得以快速推进。新建的方巷居民休闲广场占地2800平方米,配备了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儿童游乐设施等,预计今年底全面竣工,这将是送给广大居民的一份新年贺礼。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巡查走访中,我认识到必须坚持软硬件一起抓。为此,镇里要求建强用好18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党建阵地综合服务功能。今年重点对建筑面积小于400平方米标准的兴湾村、陈花村、钱冲村、方巷村4家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改扩建,总投入近1000万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把群众关心、关切、期盼的“小事”做好做实。值班巡查走访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切地感到,保持初心、践行初心,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勤拂拭、常锤炼,方能永远如斯。
(作者系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