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朗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黄紫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朗读研究

黄紫娟

摘要:朗读教学在目前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位置,教师们想要稳步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以及语文成绩,就必须在日常朗读教学中增强学生们对文章的感知力和关注度。笔者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实际教学中一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研究

引言:就朗读定义而言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将没有声音的语言和文字转变为有声情感。朗读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语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意境之美,在不断陶冶情操的同时稳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但据笔者了解,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现状堪忧,部分教师往往忽略朗读教学的初衷和精髓,让朗读教学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问题多多

(一)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正确引导学生朗读方向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担负着引导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如何去读、如何去投入感情和注意力去读。而实际情况下,大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的专业性教学指导,往往过于形式主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的情感无法产生共鸣,教师则极为重视学生们的声音、语调是否有读错音和字等现象,忽略了语文朗读学习的真正内涵,无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自身缺乏认识、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

据笔者调查,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上一句一句教,让学生们一句一句读和学,这种教学体制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六年级学生们脑海中早就灌输植入了“我们老师怎么教,我就应该怎样读怎样学”的呆板观念,甚至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没有问题意识和学习目的,只是机械化、重复化、准确化的学习。此外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让语文课的教学多姿多彩,但许多语文教师将精力和侧重点都集中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形式新颖化上,学生们注意力都投入到多媒体大屏幕上,结果老师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配角”,多媒体教学模式和课件成为语文朗读课上的“主角”。

(三)朗读课形式大于内容、学生朗读“三心二意”

朗读教学课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无比重要,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读的形式对一篇课文的主题和精美语句加深个人理解和情感思想上的升华。目前小学语文朗读课上的形式较为多样化,比如教师领读、学生个人朗读、集体共读、分组朗读以及男生女生穿插交替朗读等等。平心而论,这些多样化新颖化的郎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学习体验感和互动感,但客观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提出的朗读学习要求而朗读,情感上和思想上并没有完全融入和投入,朗读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意识和朗读情感,三心二意的去完成该完成的朗讀任务,学生们单纯性的重复朗读文章只能让其与作者的行文思路、写作主旨“渐行渐远”,根本无法达到提高语文综合水平的目的。

二、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三点建议

(一)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朗读之美”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章内容、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寓意等方面提前做好备课准备,在朗读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去朗读、去体会文章的精妙与美感。举例说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朗读示范要充满回忆感、生动感和趣味性,让学生们通过朗读,身临其境的回到鲁迅先生小时候那个充满童趣和美好回忆的时代。教师们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主旨让学生们边朗读边思考,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还能有效锻炼学生们的语文学习逻辑思维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应保证小学生们的充裕朗读时间

教师们总是习惯于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一节课从上课铃打响便按部就班实施教学内容,即便在朗读教学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多个问题让其带着问题和学习方向去朗读,这样的方式只能让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被动性的去朗读、去学习,造成一定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朗读时间,让学生们用普通话进行多次性认真朗读,减少错别字、错别读音的频率,保持朗读连贯性和吐字标准化、清晰化,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事半功倍的达到了语文朗读学习的教学要求。

(三)教师身先士卒为学生树立标准范读标杆

由于我国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差距较大,所以部分地区的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良莠不齐。面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朗读高年级教学的教师团队应当积极培训、积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语音规范性上下大力气,力争达到标准普通话朗读规范标准,让教师在泛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清晰、准确且标准的普通话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标杆,发挥朗读教学的关键性作用。学生则通过老师的正确朗读指导,运用合理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朗读学习,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涵和情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活学活用,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找出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让学生们的语文整体学习能力全面飞升。

参考文献

[1]郑婉玉.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于倩颖.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7):83.

猜你喜欢

朗读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