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2019-09-10钱丙泽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和谐构建师生关系

钱丙泽

摘要:教育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学会“用大脑走路,用脚板思考。”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部分教师迫于考试评比的压力,对学生采取强制措施,高压政策,搞得师生关系扭曲,收效却甚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课程目标下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师生关系;和谐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能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它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真挚的师生感情,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學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应倾心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一些感情投资,真正使这一宝贵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我的体会如下: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由于受各种观念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读书——考试——做官”的模式,被普遍认为 “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考试转,学生面前教师说了算” 。这样的思想观念,难以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搞好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找准自己的角色,教育行业其实就是一种服务行业,说到底教师就是这个行业的服务员,如果商家说:“顾客就是上帝”,那么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就是上帝”。不是吗?学校因学生而建盖,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如果没有了学生,学校将面临倒闭,教师将面临下岗,学生有权利选择学校及教师,而教师只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教学技艺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就学别无选择,教师权威依然猖厥,故教师应把学生摆在更高的位置来看,认真搞好我们的优质服务,这样一来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有了前提条件。

二、关爱学生是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才能获得彼此之间心灵的共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它需要教师从情感上热爱学生,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关爱学生,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尤其对那些身处逆境的孩子,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他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的话,甚至一件微薄的礼物,让他们时刻感到你是他们的贴心人。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深处,融化其心灵的冰川,引燃其心灵的火焰,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驱力,推动学生不断追求,这时学生的情感将被交融,潜能将被激发,奇迹也就出现了。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相反,如果教师冷漠甚至侮辱学生,那么 ,师生之间的情感将畸形发展,师生的意愿将背道而驰,师生关系逐步走向深渊。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应不是父母甚是父母,不是兄妹甚似兄妹,不是孩子甚似孩子。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而且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脚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好这根顶梁柱。如果发现学生做了错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训斥、指责,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产生逆反心里,乃至产生对抗情绪,而使师生之间情感破裂。因此我们要多一份尊重,少一份指责,绝不戴有色眼镜。当然尊重学生是很讲究方法的。如:一次,一位教育家见己个孩子在折树苗,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问:“爷爷,您在听什么呀”?  “我在听小树苗哭”。孩子很奇怪:“小树苗也会哭吗”?教育家认真地说:“是啊,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呀,它们说,它们要快快长大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请你们不要伤害它们”。孩子们听了脸红了,都哭了,表示一定改正。可见这位教育家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心里特点,没大声训斥,板着脸孔。而借助拟人化的手法,和颜悦色地寓批评于听的动作和意味深长的话中,语气语调亲切感人,收到了一般批评很难收到的效果。

四、信任学生是提升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犯人外出修路时捡到一沓钱,马上交给警察,警察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戏虐道:“别给我来这一套,偷,你还来不及呢!”当夜,囚犯越狱而去.在逃亡的火车上,囚犯万念俱灰,蔫蔫地倚在厕所旁.这时一位姑娘过来,发现门扣坏了,遂轻声地对他说:“先生,请你为我把门好吗 ”? 囚犯一愣,望着美丽姑娘信任、期待的眼神,使劲点了点头。到了下一站,囚犯下了火车,走进警察局自首了。在这个故事中,囚犯的不同抉择,不是因为警察和姑娘身份的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态度的不同。警察的不信任使他而感到绝望和被遗弃,是姑娘的信任而又使他升腾起尊严感,自豪感,产生一种自爱,自律的强大力量。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教师的信任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相信那些有失误的学生,不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拉他们一把,相信会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创造成绩。

五、人格魅力是吸引

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重要作用,它像一块磁石牵引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修养,扩展视野,为人正直,心胸开阔,努力成为一个有个性、有魅力的人,才会得到学生的爱,使学生因敬其师而信其道,不断增进师生情感。记得一次体育课排队,一位学生不小心后退踩到了老师,这位学生忙说对不起。老师不但没批评他而且还风趣地说:“是我的脚尖垫着了你的脚跟,才对不起呢”,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这就是宽容的个性魅力营造了开心的氛围。

总之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得全身心投入真情,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和个性。让师生之间充满阳光和温暖。

参考文献

[1]党键.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34+41.

[2]杨万会,刘纳.剖析良好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J].名师在线,2019(23):8-9.

[3]王治平.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32.

猜你喜欢

和谐构建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