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漫谈
2019-09-10陆桂芝
陆桂芝
摘要:质疑能力是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良好的质疑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很多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初中语文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主要的是学生要能够在质疑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理解文章主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开展学习,通过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能够自主探究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质疑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积极的提出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目前很多的语文课堂仍然是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重视课堂的进度,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质疑能力的培养,这是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就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质疑”思想,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不积极的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既需要自身积极的努力,但是和教师的引导也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敢于質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的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质疑。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就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积极的提问,敢于质疑。具体而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质疑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积极的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有效的对话。如,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开展积极的对话。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划分这一篇课文的层次,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赏析。可以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请简要赏析。”文中的“你背上的加上我背上的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怎么理解。并且要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后,不能够单纯的肯定或者是否定学生,而是需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2、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善于质疑
就实际的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才能够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并且善于质疑。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设问质疑。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对文中的问题进行设问,积极的让学生开展思考。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假设性的设问。“假如,富有的衣着光鲜的菲利普夫妇遇到了破衣烂衫的于勒,这个时候菲利普夫妇会有怎样的表情或者说会有怎样的动作?心里会怎么想呢?”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一问题加深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这种设问方式运用到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比较质疑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在教学《海燕》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海燕”和“海鸥、海鸭”的飞翔姿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联想,联想到那些英勇的革命者,这样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竹影》这篇文章的是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画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联想,通过联想的方式更加理解竹子的特征和品格。同时可以开展群文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涵,并且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迁移,进而提升学生实际的质疑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有效质疑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意识受到了束缚,这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课堂主宰的地位,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质疑。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得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故意犯一些小错,这样的教学更能够引起学生质疑探究的热情。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卑鄙”一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翻译的时候把这个词故意翻译错,这样学生就会很快的发现这一漏洞,加深学生对这一词语的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个词语的学习了解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严谨性,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灵活安排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的开展有效的质疑。
4、重视课外延伸作用,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阅读,在实际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延伸,通过有效的开展课外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实际的质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群文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课内的方式进行文本的精读和研究,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海滨仲夏夜》、《济南的秋天》、《没见过那么柔软的阳光》、《我与地坛》以及《合欢树》等,让学生理解在人生面对一些痛苦和磨难的时候,不必要伤心和难过,而是需要振奋精神继续向前,通过大自然的美好来寄托自己的心情。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时安排的基础上专门抽出一些时间来给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外延伸的作用,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逐渐的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结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积极的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9,(18):83.
[2]田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9,(15):98.
[3]杨秀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养成[J].新智慧,2019,(4):96.
[4]王乔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3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