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初中数学焕发光彩

2019-09-10王静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抛物线变式

王静

摘要:微课是随着“微时代”、“微学习”的发展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微课的研究之中,微课成为了各学科关注的焦点。以短小精练为主要特点的微课,符合人学习知识的规律,也适应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的情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领域当中,对教育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开始出现在课堂中。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微课的出现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让微课更好地助力数学课堂教学呢?

1 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境设计,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乘方》这节的微课中,我利用折纸的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人教版八年级上讲解ASA证明三角形全等这节微课中,录入一个视频“小孩玩足球不小心打碎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碎成几块,问拿碎中的哪一块就可以去配玻璃了”我们知道只要拿有2个角和夹边的碎片就可以去配玻璃了,不需要全拿碎玻璃,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问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平时学生都爱运动,特别是足球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学生关注度很高,学生很自然会想拿哪一块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利用微课的动画性打造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 利用微课的重复性掌握知识,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师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题型,然后将该种微课上传到学校网站、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自己下载反复观看,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遍,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利用微课的重复对学生就是一种巩固和再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外的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3 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我们在初三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具有代表性的一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复习---求线段最大值”这节课时,利用微课先回顾讲评了以往做过的一个题。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A在B左边),交y轴于C点。

①求A、B、C三点的坐标和直线AC的解析式;

②点P是直线AC y=x+3 上方抛物线y=-x2-2x+3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P作y轴平行线交直线AC于Q点,求线段PQ的最大值;

通过对这个题目的讲评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型的精髓,之后,再抛出以下的变式训练,进一步演练。

变式1:

点P是直线AC y=x+3 上方抛物线y=-x2-2x+3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P作x轴平行线交直线AC于M点,求线段PM的最大值;

变式2:

点P是直线AC y=x+3 上方抛物线y=-x2-2x+3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求P点到直线AC距离的最大值:

变式3:

点P是直线AC y=x+3 上方抛物线y=-x2-2x+3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连接PA,PC,求△PAC面积的最大值;

变式4:

点P是直线AC y=x+3 上方抛物线y=-x2-2x+3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连接PA,PC,求△PAC面积的最大值;

还有些难题思维跳跃性很大,学生面临难理解,我们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上要让很多学生能听懂的确很难也不可能实现,微课的适时引入,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去“悟”,使用微课中的暂停,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也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多次思考,多次去悟,最后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使用微课的目的是多次使用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一带多”掌握一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这一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探究、分析难题的能力,提高原来对数学难题畏惧的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同时,利用微课归纳一种数学思想,一种数学方法,一种题型,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资源库,这种微课方便反复使用,分享给以后的学生和其他教师。

4 利于微课的记忆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章节之间有联系。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为前面的知识体系遗忘,导致后面的内容跟不让。例如在二次函数中涵盖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微课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

我們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的积累。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课间时间、上课前2分钟、自习课时间等。

我们通过微课的反复播放,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清晰,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对宏观上把握初中数学知识点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微课,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金然,张继刚,雷蕾.微课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影响[J].消费电子,2014(2O).

[2] 靳希永.让“微课”为数学教学巧妙助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4(09).

[3] 任建虎.浅议初中数学微课对学困生的积极影响[J].学周刊,2016(24).

[4] 庄美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猜你喜欢

利用微抛物线变式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巧用焦点弦公式,妙解抛物线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微课辅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让抛物线动起来吧,为运算量“瘦身”
例谈基本不等式的变式应用
一道题目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