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教育职业化改革与文化推进式融入

2019-09-10李萌齐新社郝文慧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

李萌 齐新社 郝文慧

摘要:以优秀军事文化为牵引,全面提升军事职业素养为目标,突出军事职业素养培养的应用性、复合性、渐进性特色,通过建立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西方优秀军事文化、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三位一体的完整知识体系,打造“模块化课程”“系列化讲座”“系统化环境”的育人平台,构建贴近军事思想实际的教育内容体系,培养技能型、高素质、职业性军事人才。

关键词:军事文化;军事职业教育;教育平台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事是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素质高技能军事人才匮乏,军事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偏低,与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加快推进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军事职业教育,提升军事职业素养。军事职业教育也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军院校从2011年开始实行军事职业教育,数量虽已初具规模,但不少院校没有真正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忽略军事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造成军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因此,军事教育中渗透先进军事文化、有效引导军事提升职业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涵

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涵,在狭义上是指有助于军队建设与发展的文化;广义上是指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军事领域可以起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的军事文化[1]。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留下的璀璨军事文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将先进军事文化融入军事素质培养体系中,必须更新军事教育理念,突出军事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1.1 把握高起点,立足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包含的维护国家统一、谋求和平的军事理念,强调先谋而后战的军事思维,令文齐武、礼法互补的治军思想,崇道尚义、以仁为本的军事伦理等等,在今天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优势,坚持继承传统和推进创新相统一的思想,全面认识我国的传统军事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2 保持先进性,借鉴西方优秀军事文化

先进军事文化的建设,要求给传统军事文化予以现代的阐发,这就需要我们把西方优秀军事文化作为助缘。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影响青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高校是东西方文化互相融合、碰撞、交流的主阵地,军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更应致力于帮助学员打开眼界、学习接纳、消化吸收,逐步加深对外来文化和世界的认识。

1.3 理解主要特征,重视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

要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需遵循两个方向。首先,要发展军事科技文化,努力抢占世界军事科技的制高点;其次,发展军事价值文化,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核心價值观。坚持以谋求国家利益与维护世界和平相统一为最高价值准则,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一切恐怖主义行径的价值立场,充分发挥军队服务社会的价值功能。

2 军事职业教育的特性

军事职业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重在培养军事实践技能和其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教育[2]。从军事能力构成的关键要素看,军事职业教育具有三个显著特性:

2.1 应用性

掌握军事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技能,提高解决装备技术问题的能力。院校应从军事教育的特点出发,以提升职业素质为目标,按照“必须、够用”和“实用、管用”的原则设置基础和专业课程,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把新装备、新知识、新技术、新规程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实现以新装备为主的教学,使学员毕业就能上岗、到岗就能管用。

2.2 复合性

适应军事职能使命拓展,提高组训和领导管理能力。军事教学实践要以技能培训为主线,以专业教学为重点,充分发挥军事在部队管理教育中的“参谋”、“助手”和骨干作用,发挥他们服役期长、“知兵”程度比较高、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上的“天然优势”。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配合、院内实习与部队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融合的复合性人才培养体系。

3 渗透军事文化提升军事职业素养的意义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随着我军对军事职业教育性质和目标的明确定位,军事教育已从学历教育转变为“以技能为导向”的岗前职业技术教育。军事是基层训练管理的基本骨干,是装备和技术保障的一线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特点要求军事教育一方面必须具备岗位指向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综合性。作为“兵头将尾”的军事,要具备装备操作技能和专业本领,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指挥管理和组训能力。

3.1 夯实过硬技术能力

军事文化教育作为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基础平台作用。突出军事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渗透先进军事文化,建立传统、西方、当代军事文化三位一体的完整知识体系,打造“模块化课程”“系列化讲座”“系统化环境”的育人平台,与军事学员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相适应。结合军事特色、专业特色,突出军事文化中知识与方法在专业课学习中的应用,授之以渔,培养技能型、高素质、职业性军事人才。

3.2 提升组训与管理能力

军事是生成储备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群体,是实现打赢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班长骨干和技术骨干的集合体。从部队现状看,各基层单位的班长基本上都是军事,党员骨干也以军事为主。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需要军事去执行、去影响,具体工作的操作也需要军事去实施,所以要使军事参与日常管理,加强帮扶作用。管理的根本是人,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观念、西方优秀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以及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中军事纪律的灌输,使军事科学化的服从组训管理、适当的参与管理。

3.3健全逐级培养等级体系

军事队伍是部队建设和执行作战任务的骨干力量,对其进行科学组织的层级划分,按类别、按等级进行区分式培养是推动军事训练改革的必要措施。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比如儒家文化中尊崇的孝顺和长幼有序的观念;西方优秀文化中以人为本的观念,都能帮助军事形成一定的等级观念。这样,通过优秀军事文化的渗透融合,构建军事岗位职业素养提升大纲;同时,充分考虑军事现有文化水平,按照从低到高、从基本到综合、从本职到多能的训练步骤和人才建设规律,务实规划等级、使其与军事培养目标实时联动,发挥军事文化课堂、讲座以及氛围的牵动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一非. 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育人功能[J].陆军学术,2012(5):46-47.

[2]余昌仁,陈善德. 军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中国军事,2012(4):20-22.

[3]刘宇晴,周涛,余柏民. 面向模块化课程的高校教学计划调整系统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9(9):110-111.

猜你喜欢

军事职业教育
MOOC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士官院校军事职业教育意蕴识读
MOOC与海军院校教育
军事职业教育依托网络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考量
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