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7-03-01李小平

继续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运行机制

摘 要:本文着眼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从强军战略、现实背景、教育规律、外军借鉴等方面阐述了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对兴军强军的战略意义;从教育范围、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模式、教学机制和教学空间等方面揭示了军事职业教育的丰富内涵;最后从组织机构、任务规划、课程管理、制度规范、队伍管理、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实践运行机制。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全体人员实施的在岗、全程和综合性继续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拓展和提升。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目的是着眼日益变化的军事斗争需要,通过远程开放、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有计划地为各层次、各岗位军队人员提供适时的教育与学习服务,以满足官兵岗位履职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健全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就是通过配套完善的制度机制和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大平台”,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和官兵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要实现这一职能,就必须深刻理解军事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充分遵循现代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大力改进和完善实践运行机制。

一、军事职业教育对强军兴军的战略意义

(一)实现新形势下强军战略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在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今天,战争形态和作战制胜机理发生了根本改变,人的知识、技术、理论和文化等因素越来越成为制胜的主导。仅凭数量规模和武器装备性能并不能代表一支军队的强大,而凝结在其中的科技文化素养、思想智慧才是强大军队的内核。只有学习,才能使军队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就是使我军成为学习型军队,使学习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不竭源泉,成为强军战略的支撑途径。

(二)破解我军人才培养困境的时代呼唤

当前,我军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院校教育与任职岗位的有机“对接”。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看,必须在院校教育与部队岗位需求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机制。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建立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有效连接”机制,可更好地实现院校教育与部队作战训练的“同频共振”和“精准对接”,缩短院校和岗位“中间地带”的距离,是解决院校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有效途径。

(三)我军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

从我军人才培养的历史过程看,先后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应急培养”模式、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的“借鉴移植”模式、改革开放后注重学科专业基础的“综合学历”模式和新形势下着眼岗位能力的“任职教育”模式。总结我军人才培养的历史逻辑,可以清晰看出一条从“短期”逐步发展到“全程”、从“精英”逐步发展到“全员”、从“封闭”逐步发展到“开放”、从“院校一体”逐步发展到“多位一体”的历史路径和演进趋势。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实现军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是信息作战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延伸。

(四)新型军事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新型军事人才是适应新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是适应战争形势變化的打仗型人才,必须驾驭日新月异的信息系统,适应日益复杂的联合作战环境,其突出素养在于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因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必须在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动态发展、紧贴岗位、开放自主的军事职业教育,促进官兵学习全程化,使其能力素养紧跟战争发展需要。军事职业教育作为拓展院校教育的实践载体、提升部队训练的学习平台和知识应用转换的中间环节,是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客观规律的充分体现。

(五)发达国家军事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注意总结经验,借鉴国外军事院校有益做法。在岗培训、远程教学、工学结合是世界军事强国军事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美军以多种形式开展军事职业教育,专门设立了“海军大学教育中心” “陆军学习中心”“空军社区学院”等机构,为军人远程学习、在岗学习提供咨询、测试等服务;俄罗斯始终注重院校外的军事职业教育,依托院校以及国防工业部门对军人进行在岗培训和在岗函授研究生教育。这些经验为我们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提供了积极借鉴。

二、军事职业教育的基本教育特征

(一)教育范围的全员全岗性

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系统集成,战斗力的提升在客观上越来越要求“全员全岗”的整体效应。作为聚焦战斗力提升的军事职业教育,首先要具有全员全岗性。每名官兵都要参与到军事职业教育中,成为这个“大学校”的“学员”,“营区”即“学区”,“军营”即“课堂”,工作学习融为一体。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手段,建立全军统一、互联互通,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军事职业教育网络平台和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针对各类各层官兵岗位履职和成长成才的多元化需要,提供贴近岗位、突出个性的开放教育,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开放性

军事职业教育的“大平台”要通过动态开放的“大课程”来实现,这个“大课程”以军事“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为重点。这就要求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打破院校学科专业本位,从主要依托“相对稳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转变为主要依据“日益变化的岗位需求与经验”。课程开发不仅仅由专家完成,对每一名身处岗位发展前沿、具有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官兵来说,他们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提供各种课程资源,制作“微课”“自媒体”课件,既是“课程学习者”也是“课程开发者”。

(三)学习内容的岗位针对性

“岗位服务性”和“职业指导性”是军事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其学习内容必须针对官兵现实岗位需求,为官兵更好胜任岗位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咨询、设计和指导。通过岗位能力“诊断”、岗位学习“订制”等,为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官兵制定“学习路径图”,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能指导各级各类人员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策略,着力解决岗位核心能力素养欠缺问题。

(四)学习模式的自主选择性

由于军队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岗位履职要求的发展性、个人教育训练背景的差异性和成长成才需求的多元化,军事职业教育要实行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和“自组织学习”,采用“私人定制”的学习模式,官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行选择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方式。通过在线学习系统和专业化学习指导服务团队,实现网上报名、学习、作业、辅导、研讨、考核和学籍管理等全流程学习服务功能,使学习者具有数字化、移动化、定制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五)教学机制的岗位同步性

军事职业教育依托岗位平台实施,具有“源于岗位、融于岗位、用于岗位”的特征,必须打破院校教学“亦步亦趋”的“滞后周期率”,实现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同频共振”。重点是要建立课程目标与岗位需求“同步更新”、学习内容与岗位资源“同步共享”、教学平台与岗位平台“同步共建”、评价标准与岗位标准“同步对接”的教学新机制,最终实现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提升岗位实践能力、提高训练水平、促进战斗力生成的融合与同步。

(六)教学时空的网络虚拟性

这是由信息时代教育的共性规律和军队在岗教育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首先,部队地域的高度分散要求军事职业教育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和军用无线通信网实施,要优化各级域名服务器设置,实现全军邮件地址和网站域名无障碍解析与访问,可超越传统的实体性“围墙教室”式的教学空间,构建一种在线虚拟空间,实现教学场所的“虚拟性”;其次,教学管理的复杂性要求通过在线学习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系统,构建全军一体的军事职业教育云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为全军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教学服务,实现教学载体的“网络化”;其三,教学平台的有限性要求通过发展虚拟实践教学,开发虚拟实验、虚拟操作等技能训练软件,提供虚拟现实、远程实景等沉浸式教学功能,增强学习者对课程的体验感和接受度,实现虚拟教学的“有效性”。

三、军事职业教育的实践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由“实体性专门管理”转变为“非实体性依托管理”。从我军近年来实践探索看,军事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教学管理机构应按照“集约高效”要求,“依托”院校和部队现有体制构建,在组织机构上构建“非实体性职业教育联合体”,在各大单位成立“非实体性分校”,实行“融合机构”和“依托管理”,结合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任务,承担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任务。学习管理机构应依托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以充分增强军队人员参加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二)任務规划

由“单元分离”转变为“多元一体”。按照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要求,军事职业教育要立足于现有军队和国家继续教育资源,将实施多年的各种非院校教育进行充分整合和系统优化。在教育形式上,对接国家继续教育和开放大学系统,将现有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进行科学整合;在课程类型上,按照“岗位能力提升、专项技能升级、职业资格认证、知识拓展更新、院校教育预备、学历继续教育”等多种课程类型进行重新调整优化;在各类人员标准分类上,按照军官、士官、文职人员等进行系统分类;在管理任务职能上,按系统(专业领域)牵头成立军事职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制本系统(专业领域)职业岗位任职标准以及课程、师资、教材等教学建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推动相关专项技能等级认证、职业资格认证和各种形式的合作教学,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三)课程管理

由“共性规范”转变为“个性指导”。军事职业教育要针对课程多样、多层、多类的实际,在宏观上实行共性规范,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管理环节更多的是以个性指导为重心。在课程建设标准上既强调流程、格式类型的规范性,更是充分体现军兵种、专业体系的岗位特点。要通过发布课程体系目录、建设指南、建设规范等方式,指导不同军兵种和部队开展具有自身特点、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建设。要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强化目标管理的方式,提高各级各类部队课程建设的责任心,调动部队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课程质量水平。要通过实行课程准入管理、建立课程预警与退出机制的方式,引导和促进部队课程建设的规范性、自主性和实效性。

(四)制度规范

由“外在制约”转变为“内在驱动”。根据“在岗在职”的特点,军事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必须从外在的“刚性”制约转变为内在的“引导性”驱动。一是要注重制度规范的“激励性”,将军事职业教育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注重制度规范的“服务性”,建设一批学习指导组织和团队,为官兵提供学习咨询、指导服务,保障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三是要注重制度规范的“务实性”,通过建立“学分银行”“终身学习账户”“学籍电子档案”等,将军事职业教育与国家学历学位、技能等级对接,满足官兵学历和职业资格需求,使官兵有充分的“获得感”。

(五)队伍管理

由“专职岗位”转变为“多位一体”。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全员全域、依托信息技术的开放教育,必然需要一支结构多样、队伍庞大、组织有序的教员队伍。要以动态开放、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的观念,完善教员资格标准,健全教员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一支由军队院校优秀教员、部队业务骨干和优秀退役干部以及社会各行业专家组成的骨干教员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一支懂教学、会管理、通技术的管理队伍;一支能驾驭现代信息网络科技、擅长学习资源开发的技术队伍,保障平台持续发展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

(六)技术支撑

由“烟囱林立”转变为“高效一体”。先进完善的网络和平台技术支撑是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载体,必须统筹利用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资源,建设全军一体、高效运行的军事职业教育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数据库。从目前实际看,必须着眼一站式在线服务,升级现有军事综合信息网和无线通信网,整合军事训练信息网数据中心资源,研制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系统,构建全军一体的军事职业教育云服务系统。还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网络资源,建设军事职业教育互联网服务平台,与国家互联网运营商和地方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采取委托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地方优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军队非涉密课程教学,为军队人员利用互联网进行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本研究得到军委训练与管理部职业教育局的直接指导和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李小平.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在我国“本土化”的历史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

[3](美)里萨?A?麦克考马斯著.祁久利等译.美国海军军官手册(第12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4](美)罗伯特?拉什著.肖欢等译.美国陆军士官手册(第9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5](美)杰弗里?C?本顿著.商力译.美国空军军官手册(第35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军事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
基于教育发展理论下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