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1)

2019-09-10苏琴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苏琴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某一门科目较为有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他就会带着一种厌倦感去学习,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86

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某一个科目带有兴趣地学习这个过程就像吃某种食物,如果对这种食物喜欢,他就会欣然地接受,如果对这种食物不喜欢,即使吃下去也只算是填饱肚子,说不定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教师要活跃数学课堂气氛,积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情境,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法,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下我有几点建议:

一、将生活实例运用于课堂

其实我们所学的每一门科目都是源自于生活,生活会给每一门科目更多的灵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也应该贴近生活,所有离开生活的教学都会显得非常的空洞,不仅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而且教师也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最后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将生活实例和课堂知识结合在一起。并且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受教育者的特点,很多小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数字关系,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就要用生活当中通俗的例子去类比数学当中的实例,只有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学生一概不知,那么不仅会让他们厌烦这一门科目,而且还会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身在生活当中,身临其境才能有更好的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游戏,教师可以故意抬高其中一组的分数,制造一个不公平的假象,那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提出疑问,并且会大呼不公平,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疑问进入到本堂课的知识点,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的重要性以及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这样更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将生活当中的实例引入到课堂当中。

二、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

虽然小学生和初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有较大差别,他们没有太多动手实践的课程,但是教师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动动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当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这一门科目也不像化学和物理有太多的实验课,所以教师可以将数学当中某一些知识提煉出来,让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例如,教师在讲到旋转平移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或者是直尺在桌上进行旋转平移,教师在讲台上统一下指令,然后让学生在桌上跟着教师的指令进行旋转平移,同时教师可以在台上观察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在讲台上讲知识点,或者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快速地将旋转平移的概念以及动态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本来就是一个较为立体的过程,想要让学生清清楚地把握旋转平移的概念,那就一定要通过自己动手才能够理解。

三、丰富教学形式

丰富教学形式指的是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游戏教学或者是评价类教学等多种上课方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并且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当中学习不同的知识,打破枯燥无味的传统课程。例如,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九九乘法表,教师不仅要强调在课后需要学生自己背诵,而且在课堂上也要及时复习,这个时候我会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背出乘法表的每一个口诀,没有背出来的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节目表演,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已经走入到大部分学校,教师要将这些新型的教学设备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教学作用。教师不仅要让多媒体走进课堂,让它成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将知识点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让多媒体更好的展现重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式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教师的“阻挡”可能会完成得更加顺利,因为学生之间的讨论方式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他们一般会采用自己的方式解答对方的疑惑。小组合作式学习不仅有利于他们交流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将小组合作式学习加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而不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式学习通常都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的,小组长可以将组内成员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学习的难点收集起来交到教师的手中,这就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了中途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复杂程序。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非常的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师生关系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如果某一位学生受到了教师足够的关心,他就会觉得这是一位好教师,所以他们往往看中的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而是教师的个人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个人魅力来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顺利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某一位学生比较喜欢某一位教师,那么他就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所以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那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该要更加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在课下可以和他们多相处,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走进他们的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某一项任务,解决某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才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综合能力,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