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李璐
李璐
【摘 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当这两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时,考验的就是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策略、革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14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践、评价的方式。从完善教师职能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两个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还不完善,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当兼顾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等因素,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进行了下列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教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知识传递活动,但是其中存在的许多弊端也保留到了现在,并且已经难以适应当代教育需求。事实上,我们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学,长久以来,教师都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的个人意识取代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这种弊端,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知识的构建者,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归属感,积累学生学习信心,让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师德引导作用是有效教学的情感基础
高尚的师德是吸引学生的重要主观因素。没有学生会喜欢古板无趣、冷漠疏离的教师,因此教师发挥师德作用,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教学热情感染学生就显得重要而有效。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教学威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风趣的语言、积极的心态、规范的举止,用师德师风树立在学生中的正面形象,让学生发自真心的尊敬教师,尊敬这门课程。同时教师还要提升教学的公平性,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公平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密切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善于引导,乐于赞扬。在课后,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给予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与支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从而打好坚实的师生情感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形成学习意识的基本要求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放在教学工作重要位置,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许多方面,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常规的学习习惯,例如正确的握笔看书姿势、正确的坐姿站姿、正确的书写方式等,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尊敬老师,爱护同学,形成良好的课堂意识和学习责任意识。课外要主动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拓展课外知识,丰富语文知识储备。最后,教师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在激励和约束中敦促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深化课堂互动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必要环节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因此教师主导型的课堂应当逐渐向师生共导型课堂转变,并且将学生的主观需要放在首位。课堂互动的形式一般为师生互动,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是师问生答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和机械,因此教师还要挖掘生问生答、生问师答的教学潜力,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放开权利,进行翻转课堂、合作学习课堂的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审视教学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营造活跃热烈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合理运用教学工具是趣化教学的基本条件
教学工具是一大类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理解教学内容所使用的器具,以及教师授课时使用的用具的总称。教学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工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在选择时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趣化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如果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选择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教具,例如贴纸、画片;如果要简化教学,降低教学难度,可以选择层次丰富的教具,例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不同的教学工具在不同的运用场景中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谨慎选择。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學工具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教学中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
六、完善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提升的重要途径
教学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完善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从而实现教学改进和提升。教学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核心环节,一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总结的评价。教师要拓宽意见的来源,既要从自身出发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还要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意见,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就是通过考试和检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率。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详细来看有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差异评价。无论如何,教师完善教学评价时都应当坚持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真正发挥教学评价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促进教学在实践、总结、创新、再实践中不断上升完善。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当代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所以更要提升自身教学素质,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点滴中积累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图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