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写作”成为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法宝
2019-09-10倪荣荣
倪荣荣
【摘 要】“微写作”是一种结合时代特色、迎合大众喜好而产生的作品形式,在网络科技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因其具备着篇幅不长、结构完整、形式灵活、内容多元等等元素,可以巧妙地融入到读者的碎片化阅读模式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碎片化阅读模式。本文结合“微写作”这一灵活、自由的文学形式的自身特点,浅谈如何将“微写作”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微写作”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成长。
【关键词】微写作 初中生 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56
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对,对“微写作”这一流行的文学形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索和探究,通过对“微写作”特点的分析,挖掘其获得大众认可的深层次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让“微写作”成为提升自己学生写作水平的法宝。
一、让“微写作”助力学生日常作文训练
作文成绩向来是学生们语文整体学习成绩的“半壁江山”,作文水平的高低显示出学生语文的综合语文素养。作文学习和作文训练非一日之功,经过长时间的素材积累和不间断的实践训练,学生才能写出一篇切合主题、结构严密、辞藻丰富、语言优美、内容充实的初中语文作文。初中作文的写作标准和小学作文是不一样的,在写作难度上业明显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长,这就要求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坚持写作训练。
初中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不少,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科学课等综合课程,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课程的专业性逐渐上升,比如说科学课会自然的分成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综合性课程的削减和专业性课程的递增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的数量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不少初中生在刚升入初中的时候难以适应如此密集的学科知识的教授,在面对诸多学科知识的时候难免会有手忙脚乱的时候,不少学生还存在偏科现象。语文作为地位稳固的三大主科之一,虽然分得了初中生不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经历,可是对于许多还不能掌握一种适当的学习节奏的初中生学生来说,其他的学科势必会吸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将学生原本规划给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大大缩减,这对初中生如何抽出时间坚持写作训练增加了难度。初中生在坚持日常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否则很难保证学生长期坚持训练的最终效果,甚至都无法促使学生坚持写作训练。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日常作文训练的时间不被挤压和滥用,更要不断加强初中生日常写作的训练效率,让每一次的作文训练都让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进步,“微写作”这种写作形式,对学生每次训练的时间要求不高,因为“微写作”这种写作手法最后呈现出的作品的篇幅不长,字数较少,学生就不需要花费大段的时间进行一篇长文的规划和写作,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应用一些碎片化的教学时间。初中语文教师一般每周都会有固定的作文训练时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原本只能保证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甚至学生无法完整写完一篇作文的训练时间,在崭新的“微写作”的训练模式下,学生迅速的审题和构思,迅速的拟题和写作,如果时间运用得当,学生甚至可以完成多篇质量较高的“微写作”作品。这种写作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迅速审题立意、训练作文结构等等基本的、传统作文训练模式有短板的作文写作能力。
“微写作”训练让作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充实和生动,“微写作”作品写作方式的灵活多变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许多便利。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新闻时事导入到“微写作”的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微写作”教学文本的文学形式,将一些新颖的写作题材、写作手法和文学形式等导入自己的“微写作”教学课堂。
例如,对于新近发生的、实效性较强的新闻事件的新闻评论,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开展“微写作”写作课堂的文本创作题材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用一篇简短的文章对近期社会争议性较强的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新闻评论,评论的中心观点不必完全一致,學生只要不出现原则上的严重失误和三观上的巨大偏差,言之有理,并且最终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学生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完成一篇“微写作”佳作,就会去主动的挖掘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会主动关注相关事件的后续发展,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进行了一番道德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水平,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教师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创作内容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努力让“微写作”成为推动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攀升的阶梯。
二、让“微写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微写作”的写作模式的有效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要适应“微写作”这种创作模式,就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积累新素材,并且根据自己近期阅读的“微写作”的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创作类似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要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成熟的“微写作”的文学作品,需要自己积累一些素材并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和实践。学生会去模仿一些成熟的“微写作”的作品,就需要先去了解和研究相关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将被动的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的阅读过程和探索过程转化为主动的阅读过程和对文本的探索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在这种学习情境下,“微写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不断积累素材、提升自己的“微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创作兴趣和阅读兴趣,学生会发现,虽然“微写作”相关文学作品看似是降低了自己的写作难度,但是自己要创作出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写作”作品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学生需要不断地去吸收新知识,积累新素材,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优化自己的作文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升自己对于“微写作”课堂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微写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开辟了作文教学新思路,对教师指导学生坚持日常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当然,这种新颖的写作模式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教师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也要注意坚持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将“微写作”和自己的作文教学模式实现科学有效整合,让“微写作”成为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王敏.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33.
[2]袁成.生态化视野下初中微写作教学与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