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2019-09-10王子伟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王子伟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让很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头疼的科目,不仅仅是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点较多且难以理解,更是因为很多教育者找不到教授物理的方法,学生也找不到正确学习的方式。鉴于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联系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式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07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在整个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很多学生的其他科目都不错,可是偏偏物理不好,因此损失了很多分数。对于教师来说,初中物理教学的压力也很大,若是学生的物理水平没有提高,对教师来说也有很大的压力,而在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时,学生和教师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一、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缺乏一定的兴趣的,并且由于物理课程自身的学科特性,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吸引性并不强。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将平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书本知识进行结合的话,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学习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加感兴趣,延伸到对课内物理知识也更加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教师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物理知识进行结合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在无形中教会了学生如何将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点进行联系,灵活灵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性,为未来的物理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开拓了新的思路。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正如上文所说,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本结合是思维拓展的结果。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授课时,在课堂上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的头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物理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多样化的思路。

二、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初中物理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重点知识重点讲解

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重点知识,教师对待这些重点知识时,要进行重点讲解。正是由于初中物理知识比较繁多,因此,教师在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时,很难做到将所知识点都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教师将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结合即可,这样做一方面,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将有限精力放在重要的知识点上,使学生最大化地深入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层次分明,课堂教学倚重不同,教师能够很好地讲解重点知识,学生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哪些是重点知识,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二)将生活引入课堂

在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涉及生活实际的知识点,且对于学生来说,光去抽象地理解他们很难,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在看得见的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知识。比如,当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夏天从冰箱里面拿东西出来的时候,东西为什么会冒‘汗’?”,“海市蜃楼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它产生的原因又是哪些?”等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归到生活中去,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学生们有疑问的物理现象,并且就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试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记录下来。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前,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帮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更多可能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探索中,家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可以予以一定的协助,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在探索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要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讲解,可能的话,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一次如何将某一生活中的现象带到课堂中来,并且运用它们。

(三)对知识的应用

学习物理知识并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知识最大的作用是运用,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应该做到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教师将生活中的现象和课堂知识进行结合的时候,这原本就是一种运用,是将具体实际运用到课堂上的过程,这也在无形中启发了学生,使得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了反向运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了有关生活、物理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将知识用活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他们进行反馈,以检查学生运用的正确与否,并且教师要加以讲解,适当的时候,要加以示范,最后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多多将课堂知识带到生活中去。

(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可是却只有很少的同学注意到了这些知识,在教师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时候,学生不仅多了认识、了解他们的机会,更是多了亲手操作他们的机会。如为什么吸管可以将水吸上来?对待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自感受吸管吸水的过程,再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感受性会大大提高,不仅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效果变好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得到了锻炼,一举多得。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一来可以让动手能力较好的同学予以协助,以“助手”的身份帮助他,二来,教师也可以充当学生的助手,但不可帮学生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等,这也是对动手能力较差学生的一种培养。

将生活中物理现象与课堂上的物理知识进行联系之后,会产生诸多优势,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呢?第一点,教师要重点知识重点讲解,将重点知识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结合;第二点,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第三点,对知识灵活灵用,将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第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堂上的知识进行结合的时候,培养学生的主动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