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09-10宋晓蓉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宋晓蓉

【摘    要】世界之大美无处不在,只是在于有没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审美能力即是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生作为美术这一学科的初学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其次要让他们能够评价美、鉴赏美,最后要让他们学会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06

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现美,然后拥有一个懂得欣赏美的心,最后他们才能创造出真的美。美不是一个模具里面刻出来的蛋糕,千篇一律,美千奇百态,美在于内外兼修,美在于事物的独特。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懂得美不是一模一样的,美在于它的独特,我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要从各方面出发欣赏学生的不同,也要让学生知道美是接纳事物的不同。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让学生发现美

艺术在于创造,美术也同样如此,但是在学会创造之前必须要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当然这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照葫芦画瓢,而是有理有据的进行创造。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美术,他们先要学会的基础便是找到目标观察目标的特点和不同之处然后发现目标的美。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发现大自然之美。大自然是上帝的鬼斧神工之作,一棵树,一只鸟一朵花……它们都是大自然别出心裁之作,美术教师作为小学生美术学习创作的启蒙者应该先要让学生观察美发现美,并找出事物的独特之处。比如在周末或者平时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去逛逛公园,看到公园里面的一朵花让学生们各自说出它美在什么地方,吸引他们的在什么地方。或者在逛公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说出自己最喜欢公园里的什么,为什么喜欢……当然学习也在于练习,学生在玩乐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目的,教师可以在逛完公园以后让学生们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这样在让学生身心放松的同时也让他们把学习落到实处。特别对于美术学习的初学者必须要抓住色彩这一重要元素,学生应该知道花儿大多是红色粉色的,很少有黑色的,泥土大多棕色而不是白色……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初步迈出具有审美能力的第一步。

2.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之美。任何事物都来源于生活,我们有一颗跳动思考的心,同时也需要有一颗发现生活之美的心。小学生作为美术的初学者,他们懵懵懂懂,有时候就会显得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画什么,怎样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能够发现美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多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物,小事情作为学生的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比如,在教学生线条轮廓的绘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面的粉笔盒,粉笔,自己的水杯,书本,文具盒,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生活中发现找出教学素材,教师的教学也将会更加快速方便。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是一群爱动好玩的小孩子,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的沉浸在某件事情当中,但是要想学好美术这门学科,基本要求便是沉心静气,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图纸上。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爱上美术,乐于学习美术。比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做一些美术比赛等等游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游戏故事等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爱上美术,从生活中发现美,并沉浸其中。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都很重要,如果学生不爱学,没有兴趣,那教师如何眉飞色舞的传教知识也只是“对牛弹琴”。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让学生欣赏美

事物再美,但是我们没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那也不过是一个“瞎子”站在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中,花儿再美却不能看见它们的美丽,不能欣赏它们。同样,对了一个美术学习者来说学会欣赏事物之美对于培养审美能力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美不单单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比如一个古董花瓶,即使外表再美丽不是上好的材料所制也只是空有其表。

欣赏有很多方面,可以是对一花一叶的欣赏,也可以是对某人某事的欣赏,但是无论什么我们都需要善于发现,善于用美的心灵去看待事物。美术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这一点,学会欣赏美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阅历,更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让学生创造美

创造,名词释义,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创造,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旧,特别是对于美术学习,如果不创造不创新只能称之为模仿甚至抄袭。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终目的便是让学生创造美,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某一事物表达某一观点然后用绘画的方式将它展现出来才能称为美术创作,他们才能学会创新,画出新的作品。为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从某些着力点出发重点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在发现美与欣赏美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维见解并将它展现在作品当中。但是小学生刚刚接触美术,思想单一,他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开始从一个点出发突出作品的特色,然后再逐渐增加。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们很多创作的方法,比如对比法,繪画重要的元素之一便是色彩,在绘画的时候就可以运用颜色的不同特点形成对比,比如绘画时想要表达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就可以多使用一些明亮艳丽的颜色比如红色、粉色、绿色……而想要表达压抑沉闷的感觉时就可以用灰色、黑色……总而言之,创造在于想象,教师应该致力于让学生动脑思考,学会创新。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周边事物发现美,有一颗发现美的心;其次便是要让学生欣赏美,懂得事物的独特之处并拥有自己的看法与思想;最后他们才能达到有审美能力的重要一步创造美。当然创造便重在于新奇,所以每个人都会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不断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创造出不一样的美,从而达到不一样的审美高度。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