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白云红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白云红

【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们开始通过以上课的形式接触历史。想要学生学好历史,老师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研究出好的教学方法成了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90

历史这门课程对思维逻辑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对记忆力考察度却很大。初中历史学得非常的宽泛,相比高中历史来说没有那么精细。所以在初中时期,学好历史更为简单。但是对于本身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学生来说,繁多的内容很难记住,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难题。针对种种问题,我提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通常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但是对于历史这门课程来说,仅仅完成作业可能不够。针对它的特点,老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后抽出时间来对所学的重要知识进行背诵记忆。先背诵,再完成作业,这样还能够对自己背诵的内容进行二次复习。一名老师,可能不止教一个班,所教学生数量非常多,如果要求每个学生都来背诵,鉴于时间问题和如此大的工作量,這个方法肯定是不可行的。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所以以下方法也能够替代老师亲自监督学生的背诵情况和作业完成度。

(一)在班级内设立历史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情况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设定一个组长。一周内,在特定的时间到组长处进行背诵。这个时候,组长的选定就尤为重要,历史老师可以跟班主任交流,选举出一些认真负责的学生来担任组长的职位。一个组长负责几个人,每次抽背完毕可以写下自己的名字来做记录。抽背时可把历史作业带上,请组长同时做一个检查。这样做的原因第一是:学生们每天在一起上课,但是老师不是一直在教室里,只要组员能够背诵,在下课时间就可以去组长处背诵,即节约了老师的时间,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

(二)老师每周收一到两次作业

有的学生可能想着老师不会把作业收上去检查,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就潦草地完成了事,而组长也只是检查组员们的完成情况。老师在每周检查作业,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不自觉地也会重视起历史。而检查作业,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作业写下评语,表扬、鼓励都能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进,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关心。

(三)课前回顾

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向学生提问,然后选择一两个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回答正确,老师要给予表扬;但是回答错误,老师应该适当地批评。一名老师,不能永远表扬鼓励学生,当他们做错事犯错误时,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指出提醒他改正。一个批评,就能让学生从心底里重视起历史,学习历史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课堂要有一个振奋的开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节课呢?当然是在于课堂的开头了。有一个吸引人的开头从一开始就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帮助他们快速地融入课堂。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吸引人的开头呢?

(一)课前小故事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印记。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景观、美食或者人文特色。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请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搜索出一些历史故事,然后在课程开始时上台来交流分享自己查找出来的故事。几分钟的时间不仅不会耽误课程,反而让学生们更加精力集中,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大大提高。

(二)一周一次的历史活动

说到有关历史的活动,就会让人立马想到纪录片、电影、鉴宝栏目等。这些大型的学生肯定难以完成。根据他们的时间和能力,举行一些脱口秀、情景剧表演、小演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准备时间也稍微有一点长。所以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更为合理。做这种活动时,学生免不了会遇到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知识。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除了课本内容以外的知识。了解到额外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三、定期开展小测验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具有遗忘周期,并提出了遗忘曲线。这个曲线客观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根据这个遗忘曲线,我们可以提高自我的记忆力。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在5分钟后,学生可以进行二次背诵;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30分钟后学生再背诵时就显得轻松得多;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12小时后,学生可以抽几分钟时间回顾背诵的内容。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再接着是一天、两天、四天……以此类推,学生就能够形成长期记忆,能够记住的时间越来越长。虽然学生在组长处背诵,在有空时都能够去背诵,但是一旦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学生就有可能将之前的忘记。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自己出题,整理在一张小试卷上,用上几十分钟进行一场考试。一来老师可以直观的看到学生的背诵记忆情况,二来也可以督促他们进行课后多次复习。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课后复习,课后复习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同等重要,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的重要性。

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相对语数外这几门课程,历史的总分远不如这几门课。而平时开展的历史课也相对少了许多,学生难免会不太重视这门课程。感受不到这门课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就提不上去。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要重视自己教的这门课程,严格要求学生。历史记载了国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有的历史,比如抗日战争,红色精神鼓舞人心;君王暴政,奴隶制度则是能够让学生看到祖先曾经生活的艰苦,但是奋起反抗,为自己争取美好的生活。如今社会安定,生活和睦,学生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为了国家富强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学习、添砖加瓦。作为老师,向学生灌输这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也是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并不希望我的学生以应付考试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程。历史的源远流长,沉淀出来的各色文化实在是令人震撼,这种震撼撞击着人的心灵。这更是一种美学!我也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继续探索优良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历史的美,取得满意的成绩,丰富他们的内涵。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