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

2019-09-10李新明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李新明

【摘    要】“主体参与”就是强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其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促进学生的内部因素起变化,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因此“主体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教法、学法得当,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性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6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老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手、眼、脑并用,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的观念,以学导教,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培养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的兴趣应从情(情感)、趣(趣味)、动(操作)、激(激励)四方面入手。情感是人的意识倾向性,是兴趣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关心爱护学生,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创设学生参与教学的条件。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前提。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定的趣味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的数学美,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操作性强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并通过恰当的设问和语言调节,使学生在感知操作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述,使学生“手上会做、嘴上会说、大脑理解”。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在兴趣发展的过程中,激励起着动力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纵深发展,保持始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既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又独立思考、相互竞争,鼓励学生从小树立爱国家、爱科学、爱人民的雄心壮志,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时,为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愿组合,两人一组模拟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反向、同时”。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使学生加深了对这几个数学概念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知识本身的矛盾发展形成了特定的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新知识放在整个知识背景中考虑,从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中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并且弄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顺利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开始时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预留悬念、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腔热情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并融化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越俎代庖”的行为都是违背人的认知规律的。独立思考既是学生认知不断发展、深入的需要,独立思考在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人们不断探究、创造、开拓的必备素质。能否独立思考,还直接影响学生坚强意志的养成,关系到今后能否成才。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进入独立思考,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我们将以往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改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大胆地说。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说算理,揭示计算规律。计算能力是一种能够正确、灵活运用计算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综合能力。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规定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是因为算理不清楚,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加强说算理的训练,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计算方法的算理,使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引入新课前,先进行“填算式”等活动,让学生边填边说,逐步领悟“凑10”的思考方法,培养迁移能力。

2.说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解答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了解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情景,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过程,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案,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催化和促进的作用。因此,让学生有条有理地说出思考的每步骤与依据,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四、面向全体,共同参与

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各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发展,让他们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享受各自的学习进步并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功。

组织小组学习,确保全员参与。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表意见、展示思维,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具体指导。因此,建议组织小组研讨学习,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五、运用教具,组织参与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习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对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法则、原理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由难到易,化抽象为具体,建立起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而这些表象也就是学生获得的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思考过渡到抽象的概括。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应组织、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启发、诱导,使其能够想出独特、新颖的解法和见解,让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得到培养,数学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荣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74.

猜你喜欢

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