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刍议

2019-09-10杨介成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杨介成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接触基础的数学计算的开始,从最简单的加减法过渡到高一层次的乘除法计算,再逐步接触和学习方程式的运算,这也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来适应数学计算难度的提升,从最基础的笔算、口算,再到心算和抽象思维的逻辑运算。计算能力的不断攀升,实际也是对学生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数学能力,为日后的相关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67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其中,计算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占了较大比例,它不仅是教材中的测评内容,更是数学考试中计算题、应用题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直接影响。但是现阶段的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计算是学业的要求而不是自身成长必需的条件,这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仍有待提升。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为防止学生出现算理方面、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将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和计算技能,那么,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我在教学四则运算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运算顺序搞错,那么计算结果也就错了。再如教学多位数的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竖式的对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對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针对基础知识出现的错误,平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每天都让学生做5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和5道简便计算题,对每位学生的计算我采取认真批改并加以评比。贵在坚持,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二、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计算来说,无论是四则运算还是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和学生的口算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一个学生口算能力低,那么他的计算能力也很难得到的很大的提高,所以说在小学阶段,想让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十足的耐心。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定太高的目标,只会使学生不断地受挫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要把握口算的度,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口算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先进行十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训练,在学生训练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增加难度,将训练内容提高到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训练内容的难度不断增加,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要对学生的错误采取认真纠错的态度,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不断找出错误的源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不会对错误产生畏惧心理。同时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调整,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根据成绩的好坏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尽量使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共同进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引导学生勤加练习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单单进行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知识的理解到知识的运用还需要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計算知识的练习。促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慢慢总结出自己的数学计算知识做题经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自我完善中,促进自身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数学课程“两、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数学理论知识讲授后,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理解和消化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教师要在出几道有关本节课知识的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限时作答,并根据学生的具体作答情况和学习反馈,给予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的重点强调和知识讲授。最后,教师要给班级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再次进行本節课数学计算知识的练习。

四、良好的习惯

在日常的计算过程中,大部分的错误都是由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因此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不二法则。在平时的计算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是指让学生认真看数字,倘若连题目都看错,那无论计算能力多好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要求学生要认真读数,在进行计算时要常常与上一步的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出现数字错误或符号错误这样的低级错误。二想就是仔细审题。引导学生养成先思考再动笔的好习惯。当一道题目出现在眼前,首先就应该想清楚出题老师究竟是想考察什么知识点,完成这道题究竟需要哪些公式,都想清楚之后再动笔。计算题目唯一的标准就是准确,只有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才能去追求做题速度。三算就是在填写计算过程中要规范答题认真书写,不能字迹潦草。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虽然口算能力是笔算能力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打草稿这一习惯,这也是保证正确率的好方法。四查就是做完题目后认真检查验算。检查包括答案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是否合乎规范,数字符号是否有抄写错误。在自己检查过后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检查,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集中分析。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历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计算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阚珊珊.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才智,2018(16):177.

[2]陈雪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18):71-71.

[3]饶珊.培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作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8(1):62-62.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