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9-09-10刘晓明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性探究

刘晓明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初中地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考察时间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节奏和方法的针对性设定。本文中我就针对初中地理教学展开探究,谈谈如何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27

众所周知,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必备的教学课程,在中考中占据着一定的分值比重,所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同时,在近些年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初中地理和生物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来说,在考察实践和形式上有些许的差别。就以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初中地理这门学科来说,从初中教育的学科教学大目标来说,毋庸置疑地理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相对于学科知识的传输,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掌握地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能够在未来有可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或者工作领域,和其他学科知识一起起到丰富学生思维和知识容量的目的;二是通过相对基础性地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兴趣,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地理潜力,为将来培养专业领域的人才奠定基础。但从当前地理学科实际的教学和考察形式来说,教育部明确规定地理提前进行中考,也就是初二阶段进行我们常说的学业水平测试,这种教学改革从总体上一定程度减轻了学生未来中考的压力,考察科目分阶段进行,让学生在复习方面能够更加的集中精力,但同时也相对缩短了地理这门学科教学时间,同量的内容压缩在两年内完成,也给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带来了新的要求。总之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中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改革,务必带来其课堂教学方面创新和改革。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追求最高的教学效果是各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所以对于地理的教学也是如此,更是如此。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初中阶段学生在地里学习方面所呈现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知识学习方法有误、学习兴趣缺失、学习能力较弱等。这三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学习积极性缺乏,尤其是课堂学习陷入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归纳总结能力差等。所以此文中,我就在这几个问题大类的基础上,结合我的教学探究谈谈我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希望对其他教师展开高效的地理教学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得出一个结论,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至关重要,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效果不好,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入门时没有建立起对于地理学科最基础的兴趣,进而导致学习上陷入被动状态,得过且过甚至是逃避学习,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的阐述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例如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因为初中地理所探究的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中国的地形和气候,我会结合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气候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实用型和生活性,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示地理知识的神奇之处。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来源于对于无知内容的好奇,而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具备一定的神奇性,关键看教师怎样将其阐述出来,例如关于时差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倒时差”的话题引入,然后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时区划分,了解区时计算。总之,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充满好奇,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探究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地里的学科属性划分不明确,其知识内容兼具文理两部分,所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更难掌握其对应的技巧,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做好引导甚至是教导的工作。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明确地理学习的重点。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背诵知识点,而忽略图形的重要性,进而在考试过程中就会呈现既定的问答题回答全面,而一旦结合图形,尤其是综合性图形时就会答非所问,甚至是离题万里。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图形和理论知识对应记忆的习惯,明确地理学生图形为主的重点。

其次,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切知识回归图形的学习方法。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学习多少细微知识点,都能够将其呈现在地图上,如气候、河流、地形等等,随着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学习内容的增多,逐步将知识点一层层“罗列”在地图上,最终达到脑海中随时浮现一张世界、地区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地图。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看来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知识自主学习可能性较高的科目。因为除了区时计算等知识点之外,初中地理涉及到的举一反三能力依赖性较高的内容较少,而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以及套用固定规律就能得到答案的知识,所以学生完全能够实现自学。而提高学生得自主學习能力对提升整个地理教学效率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课堂及时学习记忆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逐步开始踏入快节奏、高压力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随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快速回顾知识内容,掌握知识内容是一项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的提问、回顾引导等方式,逐步教给学生课堂上快速自学、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升课堂知识即时记忆效率。其次,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拓展,主动反思的能力。因为对于地理知识来说,远远不是课本上所涉及到的那些,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课上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任务,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拓展、主动学习,同时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当天学习成果,培养其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能力。

总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只有两年的时间可以利用,所以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科来说任务重、时间紧。那么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就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关键,本文中我试着从提升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提升初中地理整体教学有效性带来一定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有效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