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地理在地理试题中的渗透策略

2019-09-10张钦真马彬碧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天坑武隆

张钦真 马彬碧

【摘    要】目前,乡土地理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考试制度和地理课时不足的现状,乡土地理教学往往难以落实到真正教学中。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喀斯特旅游资源在地理试题中的渗透策略的研究,为实现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乡土地理  地理试题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08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各省市学校对乡土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大力提倡学校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把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落实到实处。但是由于考试制度和地理课时不足的现状,乡土地理教学往往难以落实到真正教学中,因此寻找一种把乡土地理教学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方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把乡土地理知识以素材、题干、图表等形式在地理试题中进行渗透,为如何实现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策略。

二、乡土地理在地理试题中的渗透方法

1.研究区域乡土地理相关高考试题,明确乡土地理考题方向。 要把乡土地理与地理试题进行融合,最直接实用的方法是研究该乡土地理相关高考试题,明确乡土地理考题方向,让学生在学习必备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土地理。喀斯特地貌是渝东南地区最典型的乡土地理资源,通过2014~2018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有关喀斯特地貌相关试题进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喀斯特地貌相关知识呈现形式集中在石灰岩的成因、喀斯特地貌特点、喀斯特地区的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方向,具体内容见表1喀斯特地貌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呈现形式。

2.收集乡土地理素材。地理教师应具备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有效的地理素材。在乡土地理素材的选取上应服从地理知识点出发,地理课程标准为纲的原则。在乡土地理素材的收集上应通过不同途径寻找出更多有用的地理信息,如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或考察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

3.编制乡土地理试题。地理教师根据乡土地理考题方向和收集的地理素材,进行乡土地理试题的有效编制。试题编制过程中,教师应用地理的视角和思维对收集的地理素材进行选取、加工改造。首先确定完善的乡土地理学习网络(如图1的喀斯特乡土地理学习网络图),然后把乡土地理素材与地理知识点进行匹配,确定背景材料呈现形式与试题类型,最后完成试题编制,保证试题的完整性、科学性及创新性。

三、喀斯特地貌乡土地理试题应用案例

材料:2007年,武隆喀斯特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深切型峡谷的重要代表,孕育出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以及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喀斯特地区土层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对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1.简述喀斯特地貌中天坑的形成过程?

2.简要分析武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

答案:1.在石灰岩地区,先形成地下河,再由于流水长期的侵蚀和溶蚀,形成地下坍塌大厅,最后地下坍塌大厅垮塌后就形成天坑。2.武隆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且多暴雨,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强,易产生水土流失;石灰岩广布,在土壤形成过程成土母质易被溶蚀带走,土壤成土作用慢,土层薄;岩石裸露,植被生存环境较差,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容易产生大面积石漠化,植被短时间难以恢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根据案例可知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渗透到地理试题中不仅做到了让学生在做试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学习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还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怀。

参考文献

[1]舒用建、孙青.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试题中的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9):4-5.

[2]陈芳.高中乡土地理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地理学科教学,2012.

猜你喜欢

喀斯特地貌天坑武隆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应用
天坑探奇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钻孔灌注桩溶蚀地质施工技术措施
贵州地区牧草养殖水平初探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长寿之乡——乾龙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