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9-09-10张蕾

南北桥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运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

张蕾

【摘    要】学案导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对学生作指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起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来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使教学最大收益化,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到位,为初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也奠定了基础。学案导学法不仅仅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为培养新型人才做了铺垫。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  初中数学教学  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35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根据教师制作的导学案来学习知识,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种方法无疑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学案导学法在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们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自我的发展有着潜在的价值,教师也不仅仅只限制于传播知识,教师也起着学生思维扩展的带路人的作用。

一、学案的编纂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学案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规划为目的,所以教师在导学案编写时应该注意要以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为主,来创作导学案,并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创作,而不能根据自己主观臆断来凭空捏造。教师在做导学案的时候也应注意要将知识点之间用一根无形的纽带连接起来,让本堂课数学教学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让学生能更好地理清楚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在导学案里应设计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导学案更加贴切生活,让学生对于数学的价值有着清楚的认识,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设立情景,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初中数学已经变得抽象,没有情景的导入学生很难适应这样巨大的变迁。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学生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热情,对数学变得怠慢,长期下来,课堂效率会被不断的降低。因此,教师在制作导学案时应多方面地考虑,不能单方面地适应,不然很容易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从而达不到导学案所预期的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导学案中为学生引入数学教学情景,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上课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进入导学案模式下的数学里,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导学案模式下主要注重的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切身体会自己思考出问题的喜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所产生的收益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在导学案背景下,小组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小组组员由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对于教师导学案所提问题积极思考。导学案的本来目的就是让“学会”变为“会学”,所以小组合作无疑能让导学案的实施变得更加有效。

四、教师课后的反思

教师作为上课的领导者,更需要对于导学案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纳。一个懂得思考学生上课状态以及表现的教师才能称得上一个好教师,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如果一直觉得高人一等,那么慢慢地将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同时学生也会对数学产生消极情绪。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起着榜样作用,教师需要在课后的归纳总结中,总结出上课时的失误,并在下堂课上进行改良。所以,教师的课后反思对于学案导学法能否被很好的应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学生认真学习学案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它自己的优势,导学案很好地与课本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案导学法让学生能在课前就开始预习,但是如果学生应付了事,课堂学案不认真去填写,课后学案也不好好复习,那么就起不到上课效率增加和查缺补漏的效果。所以學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行者,应该认真做好每一步,不能自己忽悠自己,而达不到学案所预期的效果,从而慢慢地降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开始自我否定,而导致数学学习的滞后。故学生应该好好做好学案要求,按照要求将每一步都精确下来。学生在学习过后应该进行练习巩固,练习时应该注意,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主。

六、教师课后练习学案的设计

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中,应做好课后练习。若没有做好,则下次课堂将无法进行。课后练习是学案导学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上课充分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课后练习将作为一种巩固手段,再次让学生对于上课学案内容进行思考。在设计时,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让学生能在课后导学案中收获信心。同时课后导学案也给教师反馈了信息,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课上提出,并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学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另外,课后练习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这种问题多设立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多思考此类问题,直至这个问题的解决。

七、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公正性,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一个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自我。学生在学习过程里可能会觉得有些乏味,教师可以用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为他们提兴趣,让上课更加有趣味性,不是单一的学习与思考,有乐趣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完美的。另外,要将教师导的作用贯穿始终,不要顾此失彼,让课堂又重新回到教师的怀抱里面,或者直接放任学生自主学习,直接撒手不管,这样也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里也应多种方法并用,从而实现学案导学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增加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是新课改里的产物,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里的一大福音,它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让学生有着自己的思考逻辑,不再受教师的支配,教师只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一个引导者。学案导学法能让学生有自主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以良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强.“学案导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张栋.学案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青海教育,2014(6):33-33.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运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初探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