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煤矿后勤从业人员培训

2019-09-10晋园园

南北桥 2019年6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

晋园园

【摘    要】职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职工素质,加快知识和技术积累,加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后勤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业务繁琐、实施艰难,人员分散,参差不齐,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各岗区人员,不仅要有正确的服务思想和业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区队的培训方式,从而提高后勤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关键词】煤矿后勤  加强培训  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99

煤矿后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堂一舍、医院、社保中心等,这些都是与职工们的身心健康、衣食住行分不开的。因此,后勤职工不仅要有较高的自我服务意识,还要有较强的业务技术和安全操作意识。我们只有将专业对口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能力贯穿于超前服务、贴心服务、义务服务等理念中,才能切实地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并得到广大职工的肯定。

一、目前现状

目前,煤矿地面后勤职工女职工较多,职工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初中、中专、中技、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占后勤总人数的76.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总人数的23.1%。职工的技术等级比例是:中级工占19.2%、初级工占80.8%。由于女职工人数的比例较大,再加上女职工在社会中的多重角色,每天除了工作以外,还要侍候公婆、相夫教子、包揽家务,因此许多职工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职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综合分析及现阶段特点

基于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煤矿后勤从业人员培训在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培训内容较丰富,但没有对后勤服务从业人员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目前煤矿后勤从业人员培训学习大多是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知识,针对专业对口培训还不够完善,仅限于队内职工自主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还没有完全针对后勤从业人员培训的对口机构。即使参加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大部分都是不对口的,所学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后勤服务管理的需要。

2.后勤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年龄也偏大,专门坐下来学习的机会少,不太适应这么几天的静坐式学习,记忆理解能力有限,对集中灌输的理论知识难以消化,所学的知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较快见效。所以应针对参训学员的特点,集中理论学习的时间安排应适当,不宜过长,同时,还应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培训。

3.对后勤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对后勤管理人员在培训和评估机制建设方面来说还不完善。第一,往往后勤从业人员参加只是安排一下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不重视,当员工通过培训回到岗位后的工作状况怎么样,是不是体现培训效果没有人过问,这样就使得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第二,员工培训还是单一的考评方法,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培训的效果,不去跟踪调查培训结束后员工的工作状态,使得培训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第三,缺乏评估记录的专业管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都没有完整的记录,分析培训效果缺乏依据,有的员工重复培训,有的从来没有参加培训。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长效学习培训机制

一是把矿区的发展对职工的要求与职工对自身素质的内在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内在驱动性和外在操作性的制度链,有效防止表面化、教条化、短期化。二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在考评过程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职工的不同职责,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同时,对优秀职工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认可度高的职工给予晋升提拔,对满意率低的职工进行批评教育或转岗等处罚,真正把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突出的职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 三是要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价。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后勤区队,建立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认证资格、培训经费、安全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全面提高后勤从业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二)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一是由于崗位种类和工作层次不同,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随之不同,因而必须有侧重地进行培训。否则,不仅起不到培训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使受培训者产生逆反心理。

(三)开展多样式培训方法,调动职工培训积极性

一是建议对基层区队根据各后勤区队实际情况实施专业有效的培训方案。二是发挥后勤区队业务骨干力量,在区队侧重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人和班组,以其实优秀践经验,在区队言传身教,实现区队有自己的专业老师,班组有业务能手,促进后勤区队的发展。三是开展走动性现场培训,深入班组,把专业有效的理论知识紧密切合实际操作,以职工能理解的方式现场讲解,以规范标准的操作手法提高职工从业的操作能力。

总之,后勤从业人员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素质从近期看决定着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长期看将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运用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宏伟目标是一项长期工程,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是建设者,只有共同努力铺好每一块基石,才能使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
重庆“五个功能区”建设对物流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浅谈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走出思想品德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高校体育课堂评价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分析
乌镇的互联网医疗需求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内蒙古农牧区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及其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