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途径

2019-09-10宿宏宇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建筑管理要求工程质量

宿宏宇

摘要: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现代建筑工程规模日益增大且复杂,因此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才能保证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和安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基本要求以及工程质量监管意义,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要求;监管;意义;途径

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主要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相关建筑企业或者业主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下就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要求

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1)可靠性要求。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可靠性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想使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可靠,必须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入手,再做好工程施工。(2)适用性要求。适用性是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重要参数,是工程实用价值的体现,其主要是指住宅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程度;商业工程项目满足社会物资交换的程度;公共建筑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需要的程度。(3)经济性要求。工程施工需要在质量、效益、速度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的工程技术实施和工艺会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并会提升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而打造出工程的精品,为建筑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意义

(一)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可以有效把控建筑工程各项环节质量,可以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需求,合理把控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工艺、人员、施工技术等各个环节内的质量,切实满足广大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管手段,切实保障整个工程的实际质量。建筑工程当中不能缺少严格监管机制,尤其是针对土层地形开挖的过程中,土方挖掘的深度一般都需要基础墙以及钢筋定位,此项工作需要严谨的精准度测量把控以及严格的现场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安全風险的产生,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率。

(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建筑功能和建筑工程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可以有效结合建筑工程的功能性需求、人本性需求,把控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实际质量,保障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保障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工程自身的功能性,有效增强人们的生活与居住水平。

三、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途径

(一)健全工程质量监管制度。一是现场准入制度。由市场准入拓展到现场准入,建立项目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人员、设备、制度、技术管理力量),推行项目质量“目标管理法”,实行关键点控制和工作三检制的工作流程。二是关键岗位到岗履职考核制度。建立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方的关键岗位到岗履职考核制度。三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施工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建立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内容的培训教育制度。

(二)贯彻监管意识。开展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时,应该在整个施工现场营造出良好的质量监管氛围。相关人员必须具备扎实、良好的质量监管意识,详细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开展质量监管,确保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针对施工人员来说,应该贯彻质量安全的意识,注重每个施工生产的安全工作和质量工作,在每一段施工环节完毕之后,应该积极进行“自检”,确保质量监管的严格落实。此外,还要定期针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质量安全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配合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并且积极参与到质量监管工作当中来。

(三)确保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安全。要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将关于质量的管理目标分解到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确定出不同施工阶段以及不同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目标。对于重点的施工管理环节以及施工管理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加强对其的重点管理以及重点控制。同时,实行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各个施工部分人员明确施工目标。加强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监督单位、检测检查单位等之间的沟通,加强其相互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实现工程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施工关系协调。

(四)严格工程施工质量监管。(1)科学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质量问题贯穿到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质量问题很难一次性解决,只有对于工程施工进行阶段细分,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才可以进一步解决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矛盾,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出质量解决方案。(2)充分做好质量审查。工程施工质量审查需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计划、质量检测方法等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五)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工程的质量监督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督手段上由定性检查转变为定量检查,做到仪器检测,改变过去检测手段采用眼看手摸的落后方法。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监管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因此要重视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这无论是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管机构而言都非常重要,所以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途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广.基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7(08).

[2]韩桂仙.如何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J]山西建筑,2017(03).

[3]刘巧莉.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及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7(12)

猜你喜欢

建筑管理要求工程质量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浅谈建筑管理存在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案